厦门日报刊登我校教师理论文章:推进厦门高校高质量发展

学思践悟

推进厦门高校高质量发展

来源:厦门日报 2022-08-22

■郭志钦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对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的深切关怀。厦门高校要切实把对习近平同志的感恩之情转化为进一步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勇立潮头、勇毅前行,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为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高校贡献。高校的发展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省市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汲取历史智慧中守正创新,在紧扣时代脉搏中开拓创新,全力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厦门的经济建设做出新业绩。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加强党的领导

高校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厦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始终牢记“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系统各部门各负其责的体制机制,强化建设主体责任和责任落实,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营造专心育人、潜心治学的体制机制环境,提升高校的治理水平。

注重立德树人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完善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机制,解决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和深层次问题,以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以质图强,以质求精,发挥高校在培养急需人才、基础研究人才中的主力军和高等教育的先导作用。积极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提高就业质量,发挥校友力量,服务厦门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建设。

服务厦门发展

实施“服务工程”,瞄准科技前沿、关键领域和重大产业,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着力提升学术创新水平,加强应用学科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积极为推进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锤炼师资队伍

坚持党管人才,实施“汇贤工程”,引育并举汇聚优秀人才,完善创新团队建设机制,稳定支持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培养。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强化责任意识,层层传导压力,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确保完成各级党委和政府部署的任务。

深化科教融合

主动对接厦门支柱产业和领军企业,实施“攀登工程”,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重大项目的攻关,集中力量开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联合科研,加强重大科研平台协同对接,服务项目创新体系建设。

强化综合保障

从政策和人文关怀等方面着手,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激发高校师生活力,对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厦门急需发展的项目在资金和人员上大力支持,谋发展、保落实,强化党政合力和基础保障,办出水平和特色,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要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锚定目标,保持定力,在已有成绩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稳中求进 ”。“稳”在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特色一流,坚持根植和服务厦门。“进”在直面问题挑战,聚焦难点、突出重点、找准突破点,埋头苦干,开拓进取,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