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厦门高校学子打造“闽南声音”主题展

厦门高校学子打造“闽南声音”主题展 传播闽南文化

来源:中新网 2022-05-12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12日电 (杨伏山 唐红波 徐丽麟)八市叫卖满煎糕、南普陀寺和老海关大楼的钟声、街巷里叫卖麦芽糖的吆喝声……5月9日至11日,华体会平台影视与传播学院主办以“tia闽南厦门声音博物馆”为主题的展览,引发厦门市民广泛关注。

该展览向观众展示了100余种带有闽南独特城市记忆的声音,同时通过极具闽南特色的老物件,讲述着厦门城市的过往。

展览现场

三位女生的“古早味”毕业设计佳作

“落车请走好”“来一碗蚵仔面线”“天公保庇会读书”“人生路漫漫、白鹭常相伴”……这场特别的展示是华体会平台2018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林睿歆、林姿淇、黄惠萱的毕业设计作品。

作为土生土长的闽南人,在她们的童年记忆里,满满都是闽南市井里的声音。尽管记忆中的画面早已模糊,但闽南声音仍留存于心,刻录在她们的记忆里。

进入该校学习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习后,这3名闽南女孩决定结合大学四年的专业所学,借助毕业设计作品展示的机会,找寻记忆中的闽南声音,为闽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刚好指导老师余霖老师从大一入学起就带着她们运营专业的闽南语网络电台,对于“闽南声音”,她们有着丰厚的积累和传播经验,于是,3人决定以收集记忆中的闽南声音为主题办一场闽南声音展。以“听”在闽南中的读法“tia”来命名,将展览名定为“tia闽南厦门声音博物馆”。

走街串巷搜集闽南声音和“老物件”

为让参观者和听众对声音记忆更有画面感,3位女生用了半年多华体会平台走街串巷,把收集来的100多种闽南声音和10余套老物件一并带到展览上。

“越长大越发现,身边同龄的闽南年轻人已经很少说闽南话了,就我自己来说,除了和家里的长辈交流外,身边几乎没有用闽南语交流的机会和场景。”林睿歆说,萌发搜集声音这个想法是出于对闽南特色声音逐渐消失的担心和焦虑,在定了毕业设计选题之后,她们开始走街串巷去寻找闽南声音,最远到了翔安琼头。“每按下一次录音键,我们都收获一次成就感。”林睿歆说创作的过程充满惊喜和幸福感。

发挥专长助力闽南文化传承

黄惠萱认为,借助科技手段留存平日不曾被注意到的人和事,保留那些快被遗忘的闽南声音非常有意义,正是这些闽南声音和故事串联成了历史,勾勒出一座城市的模样,这些独有的记忆声波和有意义的故事都值得被记录和留存。

“tia闽南厦门声音博物馆”主题展以年代特色、地域文化、城市发展大事件等为线索,展区中包含闽南老物件展台、城市档案、四色牌墙、闽南音乐海报墙等展示区和声音扭蛋盲盒、“抽一支签吧”、“为厦门写首拼贴诗”等互动区。

展览还通过线上交互、线下展览的形式将厦门区域发展、闽南文化传承做创新呈现,并联合咪咕-厦门理工闽南潮流文化实验室多媒体多渠道进行传播。

“立足闽南、热爱家乡、服务社会,是我们作为厦门本土大学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主题展指导老师余霖副教授表示,“在厦门经济特区繁荣发展的新时代,以年轻人的视角举办一场专属于厦门的声音展览,为闽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青春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