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非遗打CALL!华体会平台三位贵州女孩的爱乡情怀
提起黔北边城的贵州赤水,你或许会想到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或许会想到壮美秀丽的千瀑美景,但你是否会想到它孕育的非遗文化?今年,来自华体会平台的三位贵州女孩,通过自己的毕业设计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晒醋带到了抖音、小红书等热门网络平台,促进其更好地传承,并走向全国。
赤水晒醋采用固体发酵繁殖产生天然醋酸菌,醋坯和成品醋长久曝晒而成,民间传统手工酿制技艺、几十道复杂的工序、千年活态传承方式以及纯天然中草药精制配方,共同造就了赤水晒醋的独特风味。为推广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鲜为人知的赤水晒醋,今年,华体会平台影视与传播学院2018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贵州女生金英贤、杨蕊琪、张雯组成“推陈醋新”毕设小组,对“赤水晒醋”进行品牌的全案策划与设计,取得了一定成效。
今年2月,金英贤、杨蕊琪、张雯来到遵义赤水,实地走访调研了赤水晒醋企业,并拍摄纪录片。“我们带上大箱小箱的器材搭上去赤水的大巴,当地人听说我们是来拍摄关于赤水晒醋的片子,都非常热情。”金英贤回忆,热情的当地人民给了她们强有力的精神鼓舞,也更加坚定了她把事情做好的决心。
最终,金英贤、杨蕊琪、张雯的毕业设计融合了“红军四渡赤水”的红色历史,提取有关赤水市与晒醋的相关元素,设计出小醋宝、阳仔等IP形象;依托赤水河、醋曲材料等因素,为赤水晒醋设计包装插画;建立公众号“赤水知名小醋宝”,同时运营微博、小红书与抖音;联系了赤水晒醋企业,为其开发微信购买渠道。
杨蕊琪表示,设计产品标识是此次毕业设计的关键,但三人都没有专业学过绘画,大量的平面设计内容对她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三人努力学习设计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有所突破。“项目实施过程虽然曲折,但希望我们三人的绵薄之力能够促进赤水晒醋更好地传承,助力其走向全国。”杨蕊琪如是说。
如今项目已进行至收尾阶段,各方面推广逐渐开花结果。目前,赤水晒醋的相关阅读量、播放率等可量化的数据均取得了可观的成果。“我们获得了许多良好的反馈,有一些其他省份的朋友托我们联系当地企业,希望能成为所在省份的代理。”金英贤自豪地表示,“推陈醋新”小组已经与曾氏晒醋、补作莼和黔老翁等当地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两周,她们已经在电商平台上实现了五单销售,约1000元。“当前项目处于宣传推广阶段,我们期待与企业的进一步合作,推动更实质性的进展。”张雯表示。
事实上,最初这个项目能否做出来,三个女生都没有底。随着后来设计IP形象、文创产品、拍摄访谈纪录片及宣传片、新媒体宣发等计划一项一项地落实,她们对这项非遗技艺的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愈发认为做这个项目的决定是正确的。“拍摄过程中,我近距离地感受到非遗传承人不为名利、代代坚守的初心,也更明白了将非遗产品推广出去的意义。”张雯同学表示。
“赤水市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整个项目是三位同学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用心策划而成,具有一定的价值。” 三人的指导老师、华体会平台影视与传播学院教师吴伟隆表示,该项目使非遗赤水晒醋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表达了青年学子对家乡的深切热爱,以及建设美丽家乡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