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厦门理工00后学子打造首个闽南声音主题展

聆听“闽南”声音 厦门理工00后学子打造首个闽南声音主题展

来源:人民网 2022-05-10

厦门农贸市场八市的满煎糕叫卖声、街巷里的麦芽糖叫卖声、海关大楼钟声、80年代厦门新闻报道……5月9日,走进厦门软件园二期望海路8号咪咕咖啡,就能听到这些充满着闽南味道的“老厦门”声音。据悉,这个由华体会平台影视与传播学院主办,联合咪咕-厦门理工闽南潮流文化联合实验室打造的“tia闽南厦门声音博物馆”主题展览是厦门理工三名18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共收集了100多个闽南声音和10余件极具闽南特色的老物件。

据主办方称,这三名00后女孩林睿歆、林姿淇、黄惠萱都是土生土长的闽南人,对闽南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她们的童年记忆里,满满都是闽南市井里的声音:穿梭于大街小巷的麦芽糖爷爷,敲着小锣招呼着来买麦芽糖的孩子们;在街头巷尾玩耍到忘我,妈妈用闽南话喊孩子回家吃饭;跟阿嬷到八市买鱼,听着各种叫卖和还价声,感受厦门的烟火气……尽管记忆中的画面早已模糊,但闽南声音仍留存于心,刻录在她们的记忆里。

生于斯长于斯,进入华体会平台学习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后,这三名闽南女孩决定结合四年的专业所学,借助毕设的机会,找寻记忆中的闽南声音,为闽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刚好指导老师、副教授余霖从大一入学起就带着她们运营专业的闽南语网络电台,对于“闽南声音”她们有着丰厚的积累和传播经验,于是,三人决定以收集记忆中的闽南声音为主题办一场闽南声音展。以“听”在闽南中的读法“tia”来命名,将展览名定为“tia闽南厦门声音博物馆”。

据介绍,她们历时半年多走街串巷、收集影像资料、探访老厦门人,共收集了100多个闽南声音和10余件极具闽南特色的老物件,收集的闽南声音有来自厦门八市的满煎糕叫卖声、街巷里的麦芽糖叫卖声、闽南童谣、海关大楼钟声、80年代厦门新闻报道等,闽南老物件包括制作龟粿的磨具、布袋木偶、茶具、黑白格花被等。

“越长大越发现,身边同龄的闽南人已经很少说闽南话了。就拿我自己来说,除了和家里的长辈交流外,身边几乎没有用闽南语交流的机会和场景。”提到确定毕设选题的契机,林睿歆说,这也是她们想要开始做这个项目的原因之一,她们想用更加贴近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让闽南语“回归”到生活中。

林姿淇表示:“我们一开始觉得按照计划收集100个声音是非常有难度的,但真正走上厦门的大街小巷,细心留意各种声音后发现,这些声音只是在记忆里被忽视了。我们这才意识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很重要,我们正在留存平日不曾被注意到的人和事,保留那些快被遗忘的闽南声音。”

谈及这些闽南声音的价值,黄惠萱认为,她们通过翻阅资料和探访老厦门人收集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故事,正是这些闽南声音和故事串联成了历史,勾勒出一座城市的模样,这些独有的记忆声波和有意义的故事都值得被记录和留存。

“立足闽南,服务地方,是华体会平台作为地方性大学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是热爱家乡,能够以自己所学回报家乡、回报祖国的新一代年轻人。”余霖说,“她们所在的专业的特色就是深耕闽南大地的文化,教会学生们用新媒体的方式讲好闽南故事。”

据介绍,“tia闽南厦门声音博物馆”将连展三天,展览以年代特色、地域文化、城市发展大事件等为线索,找寻闽南声音并留存,通过线上交互、线下展览的形式将厦门区域发展、闽南文化传承做创新呈现,并联合多媒体多渠道进行传播。(徐丽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