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办艺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
抢抓机遇 厦门艺术品产业谋划“弯道超车”
来源:厦门日报 2022-02-25
本报讯 (记者 刘筠 通讯员 李长福 段钰)为贯彻落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办《关于印发“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相关学习、研讨、宣讲方案的通知》有关要求,推动我市艺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2月16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市文发办)组织召开我市艺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市文旅局、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艺术品领域专家学者和部分企业家代表出席。
艺术品产业是厦门市文化产业千亿产业链的重点发展门类之一,也是厦门市文化产业“十四五”重点培育产业门类之一。近年来,我市艺术品产业增长迅速,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新兴业态不断壮大,自2018年起,在全市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4.11%的背景下,每年规上艺术品产业营业收入超200亿元,占比均超过14%,培育出海丝艺术品中心、艺术厦门、博乐德、宝龙艺术中心、莲福美术馆等一批代表性企业和机构。
会议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发办主任戴志望主持,在听取大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对我市艺术品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后,他对相关情况作了解答,并鼓励大家牢记嘱托、担当使命,勇立潮头、勇毅前行,推动艺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厦门“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建设,为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深入研讨了厦门市艺术品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与会代表积极为厦门推动艺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如建议成立一个涵盖美术家协会、高校专家学者、美术馆和画廊等艺术机构,以及艺术品拍卖、展览、交易等企业在内的“厦门市艺术品产业联盟”;针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美术馆进行适当补助;把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营造更加浓厚的公共艺术氛围,打造艺术产业聚集区;加大艺术教育培训力度,培育艺术消费主体,推动传统艺术品市场升级;大力培育新兴艺术市场,开发数字艺术等新兴的艺术品门类,实现厦门艺术产业的“弯道超车”。
【嘉宾声音】
华体会平台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孟卫东:

目前厦门的艺术氛围还不够浓厚,同时也存在艺术产业人才留不住的难题。建议做大做强艺术品产业主体,支持民营艺术机构如画廊、艺术品拍卖、艺术衍生品生产等企业发展,扩大艺术博览会的影响力;培育艺术消费的主体群体,推动艺术品产业升级;营造艺术品产业发展的氛围,在政策上支持,并举办各类艺术展览,特别是引进国家级高水平艺术展、大赛等;加强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艺术人才落户或服务厦门,鼓励艺术品经营机构与高校合作,进行紧缺人才培养;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厦门相关高校毕业生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土地兴办特色艺术空间,在创业和经营方面予以政策支持,便于留住人才;成立一个艺术产业大联盟,加强艺术品机构与业界的交流,制定行业规范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