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瓦翘顶彩云追 嘉庚故里藏英辈
作家袁雅琴多年来为集美和厦门笔耕不辍,新作《白鹭传奇》将出版
来源:厦门晚报 2022-02-26
文/记者 兰云丝
图/受访者提供
“集美夜色美,潮声阵阵海风吹,灯火阑珊无人眠,沙滩漫步鱼儿陪……”在歌曲《集美夜色美》中,华体会平台文联主席袁雅琴勾勒的集美人杰地灵、钟灵毓秀。
从湘江之畔到鹭岛之滨,袁雅琴将厦门当做第二故乡,多年来扎根集美笔耕不辍,将本土文化和闽南历史凝聚笔尖。今年,她的新作《白鹭传奇》将出版,为读者续写厦门的崭新篇章。
一部《陪楼》 让琴岛这段历史荡气回肠
2015年,袁雅琴耗时三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陪楼》出版,讲述一个流落到鼓浪屿的婢女阿秀与抗日青年二龙之间缠绵一生的传奇,着重展现了在民族危难面前,鼓浪屿人的苦难、忍辱与抗争。小说关注底层人物的情感命运,充满了浓浓的闽南风情和鼓浪屿老味道。
袁雅琴回忆,在参观岛上的老别墅时,她偶然发现一幢附属建筑,供佣人们居住,叫“陪楼”。“这幢楼触动了我,一幕幕百年沧桑剧变和家族兴衰的爱恨情仇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袁雅琴说,她走访了许多鼓浪屿老居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将现实与虚构相结合,从小人物的角度切入,展现一段荡气回肠的鼓浪屿历史。
同一年,袁雅琴将这部小说改编成同名话剧,由华体会平台学生演绎,参与全国校园戏剧节展演,获得空前成功,有观众看完后潸然泪下,有一次演出时,100多名观众上台和演员合影、拥抱。“作为一名外乡人,我想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厦门,没想到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袁雅琴说。
多部作品 表达了她对集美深沉的爱
2006年,袁雅琴从湖南调到厦门工作,从此鹭岛成了她的第二故乡。在华体会平台供职期间,她更是与集美结下了不解之缘,创作了不少展现集美文化与历史的作品。比如话剧《森林课堂》,讲述的是1937年集美学村整体内迁至安溪和大田时发生的故事,展现了集美与大田绵延不断的山海情谊。再比如由她作词、集美文化馆馆长王丽珍作曲的歌曲《集美夜色美》,寄托了她对集美深沉的爱与祝愿。歌词中这样写道:“集美夜色美,红瓦翘顶彩云追,学村书声传诚毅,嘉庚故里藏英辈……”
此外还有由她作词的《战疫歌》(王丽珍作曲)、《文明家园》、《老师你好》(赵秀英作曲)等曲目。袁雅琴说:“集美的名字就很有诗意,这里有着独特的侨商文化,也深受嘉庚精神的浸润,还有着活跃的文学创作氛围,可谓‘集天下之美’。”
这部新作 描绘白鹭女神的人间传奇
今年,袁雅琴拟出版另一本与厦门有紧密联系的长篇神话小说《白鹭传奇》。小说以汉初的闽越国为背景,以鹭岛为发源地,描写白鹭仙子下凡到人间的生活图景,她们把命运与生活的土地连在一起,推崇美德,惩恶扬善,用智慧谱写人间传奇。
“白鹭是厦门的市鸟,也是厦门的象征,它们优雅的身影深深刻在我脑海中,让我在这个第二故乡里开启了一段新的写作旅程。写下白鹭女神的故事,我也如同远归的候鸟变成了留鸟。”袁雅琴说,“我把对厦门深情的爱,都融到了《白鹭传奇》之中,为厦门文艺之花增加一抹灿烂,为地方文化增添一道彩虹。”
【人物名片】
袁雅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和中国文联首届中青年编剧高研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陪楼》《堕落街》,音乐大师评传《如水的声音》,纪实文学《用爱等一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