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刊发我校教师在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理论座谈会上的发言

特区40年丨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理论座谈会发言摘编:

为更高水平建设厦门经济特区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来源:学习强国厦门学习平台 2021-12-20

在日前召开的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理论座谈会上,多位全国知名专家与本省本市学者,围绕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入交流研讨,发表真知灼见,积极建言献策,形成了一批富有见解的研讨成果。本文摘录其中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

●华体会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洪认清:

更好更快建设“对外开放之门”

习近平同志指出,“厦门,寓意‘大厦之门’,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对外开放之门,衷心希望把这个对外开放之门建设得更快些更好些。”在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大力推动对外开放,广泛开展横向经济技术联系,其“外引内联”理念,初步体现出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发展观。

渐进式探索试行自由港某些政策

自由港建设的厦门方案明确提出,采取渐进式、经“三步走”,把厦门建设为“自由港型的经济特区”:第一步在象屿建保税区;第二步把保税区扩大到全岛,转为自由贸易区;第三步有限度地在全岛放开自由港。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开启的自由港型经济特区的早期探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了理论积淀和实践经验。

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行动计划和“丝路伙伴计划”。厦门与东盟等“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具有历史、区位等优势,厦门改革开放,东南亚华侨华人功不可没。厦门应大力弘扬“嘉庚精神”,努力打好新“侨牌”,充分发挥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融通中外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于厦门推进“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加快打造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节点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推动金砖创新基地建设走深走实

厦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建设金砖创新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厦门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厦门发展的战略机遇。目前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已启动建设。厦门将探索建立金砖产业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密切与金砖及“金砖+”国家开展人文交流,结合厦门优势实施一批引领型示范项目,推动金砖各国在经济、金融、贸易、投资、产业等领域形成政策和行动合力,促进共同实现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