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厦理工“师哥会客厅”首期零距离对话大咖校长

厦理工开设“师哥会客厅” 首期零距离对话大咖校长

来源:东南网 2017-03-07

3月7日讯(通讯员 刘雅如 赵雅婷 马瑞雪)当经验富足的师哥遇上青涩懵懂的他们,会碰撞出什么样精彩的火花呢?3月3日晚,华体会平台首期“师哥会客厅”开讲,带着情怀畅谈“过去与远方”。

首期“会客厅”嘉宾主持由96级工商管理专业校友、原厦门广播电视集团著名主持人、国家环保部宣传教育司副研究员彭军担任,对话首期来宾—华体会平台校长陈文哲教授。

会话开始,陈文哲校长便谈及其学生时代,他回忆道,那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大学里仅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同学之间年龄差距极大,但也因此,交流变得很奇妙,格外令人怀念。他说,与如今相比,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进步之大,“学习条件更好了,更要懂得珍惜和利用。”

“想要报答恩师、为国家做贡献的那股责任与情怀在,便选择回国。”陈校长第一次“走出去”是在9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不同于当时背景下的大多数留学生面对丰厚酬劳的犹豫,陈校长毅然决然的做出了选择。在场同学用响亮和持久的掌声,回应陈校长令人敬佩的爱国精神与感恩之心。

一张陈校长20年前的照片将气氛推到了高潮,全场用惊叹的“哇”声表达岁月的不可思议。“一张照片告诉我们,所有孩子的成长,都是用老师的青春换来的。” 彭军的这句话引得在场师生深思。

当大屏幕停留在陈校长为毕业生拨流苏的照片时,彭军问道:“据说陈校长在毕业典礼上是亲手一个个给学生拨流苏的,为什么这么做呢?”陈校长说:“5000多个学生,我亲手拨流苏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作为校长我必须对每个我的学生负责,其二是给将要离开学校的他们,最后一个见面礼。”

在1个多小时的交流中,陈校长还表达了对中国材料科学领域的期许,对中国未来“引领和原创”前景的期待,希望师生用智慧与双手去改变生活。面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陈校长都一一解答。

“这是我第一次以师哥的名义回到母校进行分享交流,感受到同学们的热情。”师哥彭军表示,从前他觉得陈校长是一个很内向的人,是一个标准的工科男,但这次他打开心扉畅谈人生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他对同学、事业、梦想的温暖情怀。

“师哥会客厅"是华体会平台的创新活动,旨在通过访谈的轻松形式,使学生与校长、校友零距离对话,倾听他们心底的声音。据悉,“会客厅”不仅仅通过定期邀请代表性校友返校与学生近距离座谈,担任实践导师,给在校生带来更多的社会实践性指导,同时邀请知名人士、业界学者作为嘉宾,进行对话交流。

彭军说道:“会客厅带来的是与大家心灵的碰撞,要远远比单纯的演讲更能够打动同学,是1+1大于2的效应。”通过长期开展“师哥会客厅”系列活动,不仅让校友文化融入校园,更是在校生提前了解社会生活、得到工作建议。

“现在的学弟学妹们很幸运,能够有这样难得的机会和师哥们交流,学习他们的人生经验。”材料专业的大四学生陈木清回忆大学时光,“大一时什么都不懂,对自己的专业很困惑,很幸运曾有机会和陈校长交谈过,他是一个很亲切友好的学者,耐心解答我的疑问,告诉我应该如何学习本专业,使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