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报道我校主办梦想工场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第七届中国(厦门)“梦想工场”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

来源:东南网2016-12-05

颁奖典礼现场

东南网12月5日讯(通讯员赵雅婷王晨权张慧彬)12月2日晚,集美区嘉庚剧院高朋满座,来自海峡两岸的40支创业团队、专家评委,企业家和投资人等一千多人齐聚一堂,参加第七届中国(厦门)“梦想工场”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福州大学《远智E-chat聋哑人社交智能手套》、华体会平台《基于云计算的交通大数据应用》从500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分别斩获学生组和大赛成长组金奖,并与投资机构签订意向合作书。

“筑力科创,成就梦想”——第七届中国(厦门)“梦想工场”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在福建省教育厅、共青团福建省委指导与支持下,由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厦门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厦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华体会平台共同主办,厦门理工中小企业成长支持中心承办。与前六届相比,本届大赛立足闽台,放眼全国。大赛于10月28日在厦门理工启动,共有来自两岸三地的528支创业团队、3000多名创业者报名参赛,覆盖全国82所高校,50多位评委投资人参加了比赛评审。

赛事分为大学生创业组(学生组)和成长创业组(成长组),面向大陆各省、台湾地区和港澳地区征集创业项目;设置了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同时还设优秀组织奖,奖金优厚。经过激烈角逐,福州大学《远智E-chat聋哑人社交智能手套》和华体会平台的《基于云计算的交通大数据应用》分获学生组和成长组金奖,厦门理工的《向天歌演示》和厦门大学的《齐行旅行网》获得银奖,铜奖则由集美大学的《低空航拍系列服务》和武汉北极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蓝天上的创“翼”——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创业项目》摘得,另有十多个创业项目获优秀奖。

华体会平台朱文章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华体会平台作为一所有着良好创新创业教育文化传统的高校,始终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将创新创业教育打造成学校的新名片。早在2009年,学校就成立了福建省内首个高校创新创业园区,通过开办“创业基础必修课”、举办“梦想工场”品牌赛事来挖掘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培养青年的创业意识。通过创业大赛的锻炼、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业界导师的指导,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颁奖晚会以厦门理工高水平健美操队活力四射的“筑梦”表演拉开序幕。该校健美操队先后获得24项全国冠军、4项世界亚军,专业高超的技巧动作伴随着激扬动感的音乐,立即带动了现场气氛。在随后的项目路演环节,来自台湾的参赛选手带来了优秀创业项目《宠一生》,福州大学的远智E—chat团队带来了《远智E-chat聋哑人社交智能手套》。成长组金奖团队,来自厦门理工的睿路达科技则带来了《基于云计算的交通大数据应用》介绍,精彩的路演获得投资机构的肯定。三个项目均赢得多家投资企业与众创空间的争抢。

颁奖典礼上,厦门理工柒懿汉米科技团队作为“梦想工场”培育出来的优秀项目代表,作了创业经验分享。他们由学校创业团队和台湾逢甲大学绿能研究中心研发团队组成,凭借HyMeTek(创新型二阶段气态生物质产氢科技)系统,在11月份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上获得最高奖。另一支获得教育部国赛最高奖的西北工业大学“翱翔系列微小卫星”团队也带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交流分享。

“本次比赛虽然已经结束,但真正的比赛仍在路上。”厦门市集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来福在致闭幕辞时指出,这次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产生了一大批有创意、有内涵、有丰富想象力的成果,点燃了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热情,为“双创”的深入推入,注入了新的活力。集美区政府将充分利用本次大赛契机,推动赛事成果转化成生产,促进广大青年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同时也将一如既往重视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加大推进创业政策的力度,吸引更多的两岸青年创业者扎根厦门,实现自己的创业梦,为厦门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项目路演

华体会平台睿路达科技与投资机构签约

朱文章副校长为两支创业团队颁发特别贡献奖

集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两个金奖项目颁奖

领导来宾和获奖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