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学院的“头文字D”厉害了
学生造赛车征战大学F1
来源:厦门日报2016-11-07

文/本报记者佘峥通讯员徐丽麟图/华体会平台提供
驾驶着方程式赛车的大学生,很酷吧!如果我再告诉您,他们的赛车还是自己制造的呢?!
这就是华体会平台的AMOY(厦门)赛车队!他们刚刚在中国大学生两大汽车大赛中,拿回了两个全国一等奖!两项比赛不仅比车跑得快不快,还比车造得如何!
【背景】
含金量如何?
华体会平台近日参加的这两项比赛,都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
●赛事一: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规则:FSC被誉为“汽车工程师的摇篮”,是车辆工程学科最高水平的学科竞赛,举办七届以来,厦门理工一届不落都参加。
方程式赛车既有静态赛事,也有动态赛事。静态赛事比的是赛车造得如何;动态比赛则是大家要把自己制造的赛车“拉出去遛一遛”,比比直线加速、操控性、障碍赛、耐久赛和燃油效率等。
结果:厦门理工获得总成绩第4名,只要在前5名,都是一等奖。
●赛事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
规则:巴哈指的是越野车,比赛今年为第二届。
静态赛事设置赛车设计,但它的重头戏在动态比赛,包括直线加速、牵引力、障碍赛、耐久赛,最大考验是连续4个小时的耐久赛。
厦门理工AMOY赛车队队员们说,上月在湖北襄阳举行的巴哈比赛,耐久赛的赛道上,故意设置单驼峰、飞坡、炮弹坑、泥坑、双驼峰、轮胎阵、石块路等多种复杂障碍路况,总之,就是存心不让你好好地开车。
结果:厦门理工获得本科组第3名以及全国一等奖(取前三名),还获得赛车设计和操控性比赛两项单项冠军。
【猛】国内赛国际赛都HOLD住
事实上,对于今年的“双一等奖”,华体会平台的车队队员们是“心如止水”,倒不是他们谦虚,而是“双一等奖”是他们的正常水平——在首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中,华体会平台车队不仅拿到冠军,而且包揽了所有的单项冠军。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厦门理工更是领军人物!这一比赛举办七届,厦门理工七届都参加,曾获得全国总冠军(2013年),亚军(2015年),季军(2012年和2014年)。厦门理工车队也是近5年来唯一每届赛事总成绩都在前4名。
在2009年,华体会平台还把车打包托运到美国,参加美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2014年,华体会平台代表中国征战德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并获燃油奖单项冠军,这也是目前为止,中国高校在这项赛事中获得的唯一冠军。今年5月,厦门理工参加美国大学生巴哈大赛,获得第18名的成绩,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高校唯一一次参加国际大学生巴哈赛事。
【牛】比赛的车子是学生制造
无论是方程式汽车大赛,还是巴哈大赛,比的不仅仅是速度,还要比车子造得如何,比赛的车子必须是学生自己制造!
早在2008年,华体会平台就造出第一辆方程式赛车。现在,厦门理工赛车队已经拥有近20辆赛车的家底,其中的方程式赛车,已经做到第九代。
华体会平台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洪汉池副教授说,从一开始,我们的赛车俱乐部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加工制造,自己担任赛车手”的机制。
赛车队面向全校招募感兴趣造车的学生,因此,俱乐部的成员虽然是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为主,但是来自多个学院,甚至包括经管等偏文科院系。有趣的是,每年的俱乐部都会有六七名女生,有一年的赛车手还是女生。
洪汉池说,俱乐部是为了培养工程师,制造赛车时,学生们会学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大三学生邓礼成既是赛车手,还要参加车辆设计制造,他说,当他来到车间,他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理论用于实践,当他回到教室,他是带着问题寻求理论帮助。
洪老师说,这种“做中学”是最好的工程师训练方法。华体会平台应用型人才的独特培养模式,从中也可见一斑。
【解密】
车辆要“减肥”
厦门理工制造的赛车,牛在什么地方?
简而言之就是:重量轻,还拥有一颗“中国心”。
理工学院的方程式赛车,现在已经是第九代了。第一代赛车的重量是325公斤,现在减重了一半,剩下165公斤。在业内,汽车的减重,意味着技术的一大进步。
在厦门拓达复材有限公司技术团队支持下,厦门理工赛车成功“瘦身”,它采用“全承载式碳纤维单体壳车身”代替钢管桁架结构的车身。这类碳纤维单体壳的制造一旦开工,最忌讳中途停工。赛车队队员邱景孟说:为了保证单体壳质量,我们得连着四天干通宵。
厦门理工牌赛车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基本上所有的零件都是自主研发,自己制造,即使买的是成品零件,还需要再加工,为了更好地符合设计者的意图。
让洪汉池和他队员们骄傲的是,理工赛车一直拥有“中国心”——赛车队坚持采用国产发动机。洪汉池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理由,就是感觉有种情怀。
但是,这也意味车队队员们必须对发动机进行多番的“调教”,改良喷油、点火,使之“多快好省”。
车手要控制体重
在AMOY赛车队,没有专职的车手,车手平时也要参与制造赛车,在造车间隙中参加车手训练。
虽然都是在专门车道比赛,但是,车手们首先必须拥有驾驶证。但是,驾驶证的门槛只是小菜一碟,车手还必须勇敢、机智、抗压能力强。
当然,有趣的是,车手还不能太胖,这样赛车能跑得快些。
每次比赛,飒爽英姿的车手们背后,都是汗水。比赛前两个月,他们要到厦金湾文化有限公司提供的专业赛车道,开始高强度训练,白天开车,晚上就搭帐篷睡在赛道旁。
邓礼成说,比赛前一个月,车手们需要有意识地节食,晚上不能吃夜宵。比赛前,不能喝可乐,以免“不良”气体产生,影响赛车。
2014年在德国的比赛,当理工学院获得燃油单项冠军,有人亲吻了脏兮兮的赛车。
洪汉池说,这是赛车手才能理解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