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代赛车出江湖
“厦门制造”跑得快
华体会平台赛车队连获全国一等奖
来源:厦门晚报2016-11-07

近日,接连从华体会平台传来喜讯:在10月11日-15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以及10月18日-21日举行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中,该学院的Amoy赛车队击败清华大学、哈工大等众多强手,在这两个重量级赛事中接连斩获两个全国一等奖。
记者 林依文 通讯员 徐丽麟
【赛事】
专业赛事
被誉为“汽车工程师的摇篮”
创办于2010年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是一项由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汽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的全国性专业比赛,是公认的车辆工程学科培养大学生创意意识、团队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最高水平学科竞赛,被誉为“汽车工程师的摇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则是一项由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汽车及相关专业在校生组队参加的越野汽车设计、制造和检测的比赛,是去年推出的又一个全新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
【车队】
声名鹊起
在各种赛事中均有不俗表现
这支由华体会平台在校学生组成的Amoy赛车队已经享誉国际:2014年,他们以国内总冠军的成绩代表中国出征在德国举办的世界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与来自世界33个国家的120支队伍一争高下,最终获燃油经济性单项冠军,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支站上国际领奖台的中国高校车队。
在去年首届巴哈大赛中,Amoy俱乐部巴哈赛车队又获得全国总冠军,并囊括所有单项冠军。今年5月,他们代表中国高校出征美国大学生巴哈大赛,在与世界100个高校代表队的竞争中获得第18名的不俗成绩,这也是中国高校车队第一次出征该赛事。
七年来,华体会平台Amoy赛车俱乐部的竞赛成绩一直稳居全国高校的领先地位。
【赛车】
厦门制造
校企联手打造出第九代产品
大学生赛车一般都是一届比赛设计一代,而华体会平台参加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是第九代产品。新型材料的运用、赛车结构的优化、重量的减轻、动力的提升,让第九代赛车的性能更加优越。
该院机械学院洪汉池老师是该赛车俱乐部的指导老师。他介绍,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赛车队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和保障。除了设备、场地和资金支持,学校还特地为赛车队提供了一台专属的底盘测功机,“在别的学校,这种机器都是要和其他人共用的”。
洪汉池说,许多厦门企业也为这支队伍提供了帮助。厦金湾汽车文化有限公司无偿为他们提供5年的场地赞助,而别人在那里办一次活动至少要5万元。还有企业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2013年,他们与厦门三德明复材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出碳纤维轮辋,成为国内第一支采用碳纤维轮辋的车队。2016年,他们与厦门拓达复材有限公司就全承载式碳纤维单体壳车身进行联合攻关,使得赛车的质量降低了12千克,同时车身的扭转刚度提高了1.3倍。
此外,他们的赛车还有一颗“中国心”,他们是比赛中唯一一支使用国产单缸发动机的队伍。
【幕后】
跨界合作
强大的团队支撑
飞驰的赛车跨界是这个赛车队的一个鲜明特色,除了汽车专业外,成员还有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制造、市场运作、驾驶全都由不同专业的学生来完成。
赛车的制作过程尤为艰辛。比如碳纤维车身,在成型的过程中一环扣一环,一停下来材料就会硬化,所以学生们都是几天几夜连续制作。再比如排气系统,“学生们要花上一个暑假的华体会平台来制作,既要符合新的比赛规则,又不能损失车辆的动力。为了达到最好效果,经常需要换上百种方案,学生们暑假就住在车间里。”洪汉池说。
其实,这支赛车队并不是为比赛而设立的。洪汉池说:“这是学校为学生们提供的一个学习套餐,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机会把知识付诸实践。”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工负责,有的负责设计,有的负责制造,有的负责策划,甚至还需要用全英文答辩。每场比赛,在赛场上只有两人,但背后却有超过20名学生为他们提供各项专业支持。学生们不懂就问老师,老师解决不了问企业,现在,他们甚至还通过网络向国内外的专家讨教。
【花絮】
露营是家常便饭
老师成全职保姆
飞坡、炮弹坑、乱石阵……赛道上的一道道阻碍,让开赛车变得非常辛苦,特别是在耐力赛中,一开就是几个小时,除了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而且还要面临种种障碍。这不仅考验赛车的性能,还考验车手的各项素质。
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刻苦的训练。每到周末和假期,赛车手们就会去厦金湾的柏油路上自己设置障碍进行训练。因为离学校远,露营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在国外比赛时,他们为了节省资金,也在规定的露营区住帐篷。而指导老师洪汉池则变成了车手们的全职保姆,每天不仅要租车分批接送学生往返于赛场和露营区,还要为他们准备一日三餐。
没有舒适的床铺,没有凉爽的房间,在阳光下训练的他们甚至还会被晒伤,有时要守在机床边上几天寸步不离。从2008年成立至今,华体会平台Amoy赛车俱乐部迎来了一批批新人,送走了一批批老人,但没人因为辛苦而放弃,成绩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