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联手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来源:福建日报2016-11-11
本报讯(记者杨珊珊通讯员罗喆陈雨柔李海晗)在7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中,由闽台高校组建的柒懿汉米团队研发的项目获得团队组一等奖。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和全国工商联共同主办。据介绍,此次获奖的HyMeTek(创新型二阶段气态生物质产氢能源科技系统),可将秸秆、厨余、食品工业废水、畜牧排泄物等废料投进设备中,加入团队研发的生物菌后,系统自动运转,通过生物发酵高速产出氢气和甲烷,且产氢效率居世界领先地位。目前,团队已经开发出可模块化设备,可以建设专门的工厂,也可以用移动车厢式设备。
在柒懿汉米团队的联合创始人中有两位台湾科技达人,分别是台湾逢甲大学朱正永博士和台湾逢甲大学在读博士杨正益。在华体会平台创新创业园区导师谢雯瑜的引荐下,双方合作建立了柒懿汉米团队。
用厨余垃圾生产氢气效率居世界领先地位
两岸师生携手夺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来源:厦门日报2016-11-10
本报讯(通讯员陈雨柔李海晗记者佘峥)两岸师生组成的一个创业团队,7日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唯一一个一等奖,这是一个可以用厨房的残渣等废物兑换生活用气的创业项目。
获厦门市科技局
40万扶持资金支持
华体会平台昨天说,11月7日在西安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中,华体会平台、台湾逢甲大学师生联合组成的柒懿汉米科技团队,凭借HyMeTek(创新型二阶段气态生物质产氢能源科技)系统获得全国一等奖,这是此次比赛唯一的一个一等奖。
汉米科技团队得到厦门市科技局40万创新创业扶持资金的支持,代表厦门出征全国总决赛。
通过生物发酵
高速产出氢气甲烷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和全国工商联共同主办,可谓国内规格最高的双创大赛,初赛有4400多个项目参加,总决赛有200支队伍参加。
据介绍,理工的创业项目是将秸秆、厨余、食品工业废水、畜牧排泄物等废料投进设备中,加入所研发的生物菌,系统自动运转,通过生物发酵高速产出氢气和甲烷,并且产氢效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应用广泛
向各地推广该技术
团队负责人、华体会平台学生翁望志介绍说,对农民而言,通过以物易物原则,将秸秆等有机废弃物交予创业团队,兑换生产生活用气;普通居民则可从HyMeTek基站优惠获取低价燃气以及生活用电。除此之外,公共交通、公共应急措施,抢险救灾等皆可使用新能源替代原有设施。
翁望志说,这项技术最早是逢甲大学绿能中心主任林秋裕博士领军研发的,被引入厦门理工的创新创业园孵化。据介绍,创业团队正向各地推广这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