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厦门理工测绘团队显身手助力灾后重建

厦门理工测绘团队显身手助力灾后重建

来源:厦门网2016-09-20

灾后测绘现场。

厦门网讯(通讯员陈雨柔/文胡靓/图)这几天,厦门理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何原荣副教授正带领他的测绘团队辗转翔安区、集美街道、灌口镇政府等,开展灾后应急测绘,利用无人机航拍受灾区,记录统计整个区域的受灾情况。校方表示,强台风“莫拉蒂”正面袭击厦门后,各地急需对整体受灾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学校测绘工程专业师生运用专业所长,主动服务地方需要,这些测绘数据和资料可为当地政府定量分析、评估受灾情况,为灾后恢复建设提供第一手珍贵资料。

据何原荣老师介绍,此次测绘是首次采用瑞士进口的新泡沫型封闭式无人航拍机,主要由两个机翼和一个机身组成,机头有一个透明的信号灯用于接收电脑的电台通讯,飞机重700克,虽十分轻巧,功能却很强大,不需要遥控控制,由电脑设置程度来操作即可。常规的卫星航拍仪的分辨率为50厘米,而此台无人机在160米的低空作业,可获取分辨率达5厘米的高清影像,甚至能通过拍摄的图像精确地计算出城区的道路情况,树木损失数量,房屋顶部的毁坏程度等,“这些资料可共享给部门开展各种业务提供数据支持”。

灌口镇田头村测绘现场是一片空旷的田地,由于飞机落地需要滑行260米,测绘团队选择在此作为飞机起飞点,无人机每三十分钟可拍摄一平方公里的面积,由于电池的容量有限,只能拍摄40分钟,40分钟后便会自动返航,再重新设定程序,如此反复,直至完成拍摄。9月18日下午在集美灌口镇田头村拍摄了近3个小时,19日继续在翔安区、集美街道以及灌口镇进行航拍,其中集美街道用4架无人机于上午完成拍摄;下午增加一架大号无人机完成灌口镇77平方公里的拍摄,另有4架飞往翔安区拍摄。据了解,所有拍摄的图像将由理工学生进行后期拼合,最后可形成一张完整的受灾情况图。

测绘工程专业是厦门理工服务、对接厦门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现代化基础建设培养测绘类人才而新办的应用型本科专业,目前厦门理工是厦门市乃至闽南地区唯一开设测绘工程专业的院校。何原荣副教授介绍,自己2012年就带领几个学生着手研究无人机航拍测绘技术,一直在不断地练习和调试,近几年成果逐渐显著。在“莫兰蒂”台风袭击校园后,他和测绘协会的成员一起拍摄了校园灾后巡检视频,还绘制了校园受灾情况图。通过航拍资料研究,何副教授团队计算出了华体会平台校园倒伏树木、积水区面积、建筑房屋屋顶破损面积、围栏倾倒长度等数据。

台风“莫兰蒂”过后,厦门各地受灾严重,灾情统计困难。厦门理工吴克寿副校长表示,“全面了解和掌握受灾情况是进行灾后规划和重建的重要基础,我们学校的测绘专业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我们通过微信方式把学校愿意提供应急测绘的消息发到了朋友圈。”当地多个区政府知道此事后联系厦门理工,希望能为当地受灾区提供测绘服务。“学校目前有多台测绘无人机,之后会陆续增加一些高级测绘工具来辅助工程项目以及这种灾后的应急测绘的研究,更好地发挥专长服务地方建设和发展。”何原荣副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