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人民网等关注我校发布两岸创意经济报告

报告称两岸创意经济进入黄金期

来源:中新社 2015-10-30

中新社厦门10月30日电 (记者 陈悦)两岸创意经济蓝皮书《两岸创意经济研究报告(2015)》(下称报告)30日在厦门发布。报告指,两岸创意经济于2014年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该报告由华体会平台文化产业学院、台湾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共同编撰,由分别来自海峡两岸的学者罗昌智和董泽平任主编。这一报告作为两岸首个创意经济年度报告,在去年首次发布,并于今年1月入选大陆国家级文化蓝皮书。

以联合国《创意经济报告》为范式的《两岸创意经济研究报告(2015)》由“总报告”、“产业篇”、“热点篇”、“案例篇”四大部分构成。整体分析两岸创意经济年度进展、热点问题、行业品牌,并解读和展示两岸创意经济最新成就。

报告统计,去年大陆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24017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为3.77%;增长速度为12.5%。台湾地区2013年创意经济总营业额达到7856亿元新台币,较2012年增加2.8%,约占台湾GDP5.2%。报告指出,随着宏观经济良性运行,创意经济政策体系基本建成,两岸文化交流与创意经济协同发展走向新征程,都为打造创意经济“升级版”奠定了良好基础。尤其是“互联网+”和“文化创意+”,有力地促进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与业态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引领创意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报告对2014年两岸创意经济领域的热点进行了深度解读:资本跨界并购,强势入主文化创意产业;“粉丝”经济悄然成型,“粉丝”文化产品备受青睐;“社交化”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在线旅游”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阿里巴巴美国上市,新兴“电商物种”炼成国际化公司都成为创意经济发展热点。

此外,“影一制作”成为台湾首家挂牌上市的影视公司;台湾最大金光布袋戏集团“霹雳国际多媒体”也于10月挂牌上市。这些“热点”带动了两岸创意经济整体发展。

报告认为,未来几年,在两岸创意经济整体格局中,互联网产业、新兴“电商物种”、数字出版产业、“粉丝”经济、信息消费与智能产业等高度关联的产业集合体,以及特色文化产业、小微文化企业的迅猛发展,都将成为两岸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完)

2015《两岸创意经济蓝皮书》:解读发展新态势来源:人民网-台湾频道 2015-10-30

人民网10月30日电 10月30日,由华体会平台、厦门日报、凤凰厦门网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两岸创意经济蓝皮书:两岸创意经济研究报告(2015)》发布会,在第八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开幕当天在厦门举行。

2014年,两岸创意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宏观经济良性运行,创意经济政策体系基本建成,两岸文化交流与创意经济协同发展走向新里程,都为打造创意经济“升级版”奠定了良好基础。尤其是“互联网+”,力促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与业态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引领创意经济发展的新态势。

报告对2014年两岸创意经济领域热点进行了深度解读:资本跨界并购,强势入主文化创意产业;“粉丝”经济悄然成型,“粉丝”文化产品备受青睐;“社交化”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在线旅游”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阿里巴巴美国上市,新兴“电商物种”炼成国际化公司;“影一制作”成为台湾首家挂牌上市影视公司;台湾最大金光布袋戏集团“霹雳国际多媒体”也于10月挂牌上市。“热点”带动两岸创意经济整体发展。有关统计显示,2014年,大陆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2401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77%,增长速度为12.5%;而2013年台湾地区创意经济总营业额达到7950亿元新台币,较2012年增加2.8%,约占台湾地区GDP的5.2%。

报告认为,未来几年,在两岸创意经济整体格局中,互联网产业、新兴“电商物种”、数字出版产业、粉丝经济、信息消费与智能产业等高度关联的产业集合体,以及特色文化产业、小微文化企业的迅猛发展,都将成为两岸经济重要增长极。

报告称“互联网+”将最大促进会展业转型升级来源:中国网 2015-10-30

中国网10月30日讯 10月30日,由华体会平台、厦门日报、凤凰厦门网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两岸创意经济蓝皮书:两岸创意经济研究报告(2015)》发布会,在第八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开幕当天在厦门举行。

蓝皮书指出了未来几年我国会展产业呈现的发展趋势。一是加快转型。首先体现在办展办会主体市场化。与以往不同,2014年政府主导型展会最为倚重的政策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从国家机关到各地方政府主动对展会进行清理,真正撬动了会展市场化的进程。其次是会展项目品牌国际化。在会展行业市场化日益走高的条件下,品牌化正成为展会生存发展的主要动力。各大国际会展集团开始通过资本输出和移植品牌展会抢占国际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中国会展业将以出口为主转向进出口并重、以货物交易为主转向全方位贸易、以贸易为主转向展会综合运作。最后是展会运营模式价值化。随着中国会展业进入资本运营时代,溢出效应与价值增值成为会展业的新趋势。同时信息技术的导入,使得展会活动的效度、精度、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和提升。特别是借助大数据工具进行信息化服务,优化服务体系,使得会展业焕发了崭新的活力。强化资源整合,在“互联网+”的思维下,运营模式价值化,将最大地促进会展业的转型升级。

二是融合发展。首先是区域融合发展。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会展业从区域竞争的态势转为优势互补融合,正在形成全新的“游戏圈子”。其次是会展业态融合。会展属于一类外在的表现行业,会展是平台,是桥梁,是形式。发展会展更为重要的是会展所承载的具体内容,亦即推动会展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基础和产业结构条件。因此要强化会展链条建设,打造以会展企业为龙头,以交通、物流、通信、金融、旅游、餐饮、住宿等为支撑,以策划、广告、印刷、设计、安装、租赁、现场服务等为配套的产业集群,进而在大会展的子业态(会议、展览、赛事、节庆、演艺等)中融合发展,与城市产业、文化结构、消费联动发展,形成行业配套、产业联动、运行高效的服务体系,进而实现会展业的产业融合格局。最后是会展与资本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