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育新兴专业学烘焙学“养老”高校学技能
来源:东南早报2015-09-21

对烘焙专业的学生而言,做各种欧式糕点不在话下,他们不但要会做产品,更要会创产品(卢雪英供图)
……
本科烘焙班做糕点不在话下还要会控制成本
2013年,当华体会平台向社会公布招收本科的烘焙专业学生时,曾引发争议:大学四年就学烤面包、做蛋糕?还不如上大中专呢!当时不少被调剂到该专业的学生家长十分不理解,强烈要求孩子转专业。甚至有一名学生,自身热爱烘焙,不愿意转专业,但家长不同意,直接跑到烘焙专业所在的观光与旅游管理学院,要求自己的孩子转专业。
如今当年招收的首批学生已经进入大三年级,这个月刚刚到台湾明道大学、“中华大学”开始为期一年的专业技能学习。为什么选择台湾?据该学院书记朱瑞元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品位的生活益发成为人们的追求,品尝鲜美的西式糕点也受人追捧,厦门烘焙业将大有发展前景,而台湾的烘焙产业发展早,台湾的很多年轻人从事烘焙和咖啡业,创意十足,值得大陆学生前去学习取经。
两年来,这些学生们都学了些什么?做各种欧式糕点,如慕斯、布丁、提拉米苏、泡芙等,自然是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成本控制。“如果今后学生从事烘焙店的管理,怎么控制成本是很重要的,不能已经超出成本了还无所谓,那最后门店肯定得倒闭。”朱瑞元表示,在教学中,老师会带着学生到专业的市场采购烘焙材料,了解原材料成本;在课堂上,也得向学生灌输控制成本的观念,是否需要多打一个鸡蛋、是否要重新再烤一次蛋糕,都是学生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当然,怎样在烘焙产品中融入新创意,使自己不单会做产品,更会创产品,也是大学四年要学习的内容。
两年过去了,这些学生已经小有成就,曾在今年的海峡两岸高校(大学生)蛋糕创意竞赛中获得第一名。他们为餐会提供的糕点深受老师好评,有的老师当场想要预订蛋糕。还有一些学生已经开始创业,把自己所做的糕点通过网络进行销售,赚取生活费。但他们最终就业如何,仍有待社会考验。
闽南方言班背熟俚语和熟语用闽南语编新闻
“当我和我的同行们提起播音与主持艺术(闽南方言)时,他们都急切地问我,这个专业的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就业。”面对首批招进来的五名女生,广播电视双栖主持人、华体会平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副教授黄婉彬说道。接下来的四年,将由她一人对这五名女生进行专业教学,实行一对五的小班教学。
近年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在主持闽南语节目时,闽南语水平达不到上节目标准的现状,令广播、电视等节目负责人有些无奈。即使是学习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厦门本地人,要马上播报地道的闽南语节目,也得学习、磨砺一段华体会平台。而此前在省内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闽南语专业)学习过的学生,同样发觉自己所学离实践还有差距。
今年首批招收的五名学生都来自闽南地区,其中一个叫温雅璇的学生为了学习闽南语播音主持,放弃了保送高校的机会,通过参加高考到这个专业学习。同班的颜媛,也是在文化成绩较高的情况下,报考了该专业,希望能将闽南话传承下去,现在她看书本时会想着用闽南话将内容读出来。五名学生认为,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很不错,但最终如何还得看个人努力。
“我曾经做过十年的普通话播音主持,后来才从事闽南话播音主持。一开始我觉得很别扭,但后来我发现,自己出身于闽南传统家庭,从小就讲闽南话,为何不将我自小就说的这个方言传承下去。慢慢地,我就爱上了闽南语播音主持。”黄婉彬和学生分享自己的从业经历时说道。
对于几名学生的就业,黄婉彬很有信心,因为目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卫视、凤凰卫视等都开设闽南语播报节目,需要闽南语主持人。她表示将从气象、时政、突发新闻等入手,学生不但要能用普通话书面播报,还要会用闽南语“翻译”;之后,教授学生背熟几千条俚语和熟语,在播报中熟练运用这些地道方言;最后,还要会用闽南语编新闻,编出闽南人看得懂的新闻节目。教材方面,黄婉彬表示将亲自编写,把自己多年从业中的经典案例、闽南俚语熟语等都编入其中。不过,学生要想有所成就,就要加倍努力,在生活中也要常常说闽南话才行。
早报记者王蕾实习生胡思莹
http://szb.qzwb.com/dnzb/html/2015-09/21/content_1621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