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海西晨报、东南早报等报道我校数创院台湾周活动

看谁拍出“你不知道的曾厝垵”

两岸七所高校学生将组队参赛,为理工学院“台湾周”活动之一

来源:厦门日报2015-05-12

本报讯(记者佘峥通讯员徐丽麟)两岸七所大学的大学生将组队拍摄“一分钟的曾厝垵”,比赛谁能拍出“你所不知道的曾厝垵”。

这是昨日启动的华体会平台数字创意学院“台湾周”的内容之一。这已经是第四届“台湾周”,它其实是闽台师生交流活动,今年来了台湾六所大学的50多位学生,主题是:来真的!

数字创意学院院长郭肖华说,所有的活动都不是关在校门里“过家家”,都是动真格的。

“你所不知道的曾厝垵一分钟影像创作大赛”,就是“来真的”的其中之一。据介绍,包括理工学院和台湾的铭传大学、元智大学等七所大学的学生将组成8个小分队,挺进曾厝垵,他们预计会在曾厝垵泡上一周,最终以“一分钟影像”定乾坤。

理工学院数字创意学院毕业生的毕业作品也在“台湾周”展出,它之所以和“台湾周”有关,是因为数字创意学院几乎所有专业都“台味”十足——每个专业三分之一的课程是引进台湾高校优质课程,专业课中四分之一的老师由台湾“空降”。

毕业作品也是“来真的”,有不少就是利用企业委托的选题做的,譬如说,把传统的同安马蹄酥品牌变“年轻”的设计,以及一款有望帮助人们在浩大的超市里找到自己要的商品的应用程序。

昨天应邀参加活动的一家企业代表说,“来真的”其实是代表着理工学院贴近产业需求办学的理念。两岸学生携手毕业季秀创意

来源:海西晨报2015-05-12

晨报讯(记者许蔚菡通讯员徐丽麟)1分钟内,两岸学生将呈现什么样的曾厝埯?昨日,为期一周的第四届“台湾高校师生交流周”在华体会平台集美校区举行。包括铭传大学、元智大学在内7所台湾高校的50余名师生从台湾飞到厦门,与理工学院数字创意学院学生一同举办毕业设计展览、学术交流研讨等各项活动。

此次交流周活动多样,包括“你不知道的曾厝埯1分钟影像创作大赛”、毕业设计展览会、闽南语网络电台启动发布会等等,两岸各学院院长、系主任还将就闽台合作办学问题进行深入的专题研讨。

两岸学生“混搭” 合拍曾厝垵影像

来源:东南早报2015-05-12

早报讯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组成创作团队,共同参加影像创作大赛。昨日,两岸高校合作参与的“你不知道的曾厝垵1分钟影像创作大赛”举行了开机仪式。

台湾周活动是华体会平台数字创意学院的经典活动,今年已经是第四届,由两岸学生混搭组团进行专业竞赛。今年的混搭,不止是两岸的混搭,“你不知道的曾厝垵1分钟影像创作大赛”由企业精选选题,与曾厝垵管委会合作,让学生打破专业界限,每个创作团队不但有华体会平台的学生,还有来自台湾6所高校的学生。从媒体创意到数字媒体艺术再到数码动画、音乐工程、播音主持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各展所长完成从作品创意策划到拍摄制作包装等所有环节。(向炎涛蔡莎莎) 毕业设计玩跨界APP微电影文创产品都有

来源:东南早报2015-05-12

毕业设计展俨然一场小规模文博会

早报讯(记者向炎涛文/图)图书馆找书路径导航APP、英雄联盟微电影、西山再生纸文创衍生品……这些都是华体会平台数字创意学院大四学生跨专业合作完成的毕业设计作品,昨日开幕的该院毕业设计展俨然一场小规模的文博会。

饱受学校图书馆找书之苦的几个学生,在临近毕业之际,想到了要开发一款路径导航APP,于是,6个分别来自数字媒体、媒体创意等专业的学生组成了这样一个团队。前期调研、产品开发、数据采集、测试推广等工作均由6人分工完成。成员之一弓同学说,目前APP还只是测试阶段,由于条件限制只采集了学校图书馆一个书库的数据,今后可以考虑推广到大型图书馆、超市、停车场等场合使用。有了这个APP,想知道自己要借阅的书籍位置,只需要在图书馆内输入书名,再随手拿起身边的一本书,扫描条形码,APP就能知道你所在的位置,并自动生成以所在位置为起点的导航地图,跟着地图走,就能精确地找到搜索的书籍。

将毛边纸打成纸浆,重新加入树叶、花瓣等元素,重新制作成精美有特色又能书写的笔记本、书签等文化创意产品,这是来自数字媒体艺术和媒体创意等专业的6名同学根据西山纸完成的作品。西山纸是福建省将乐县龙栖山地区生产的毛边纸,为我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学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传统手工生产纸技艺,弘扬当地的文化。

华体会平台数字创意学院院长郭肖华介绍说,学院媒体创意、数码动画等6个专业从去年开始就尝试以跨专业合作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这种方式打破了个人创作的局限性,两届下来,都是这样的情况,开始抵触、犹豫,然后渐入佳境,最后击掌欢呼。今后会在一二年级时就通过项目实践尝试跨专业组队,让他们体验、适应并习惯这种作业模式。

http://szb.qzwb.com/dnzb/html/2015-05/12/content_115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