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创作好作品
我市召开2015年文艺创作工作座谈会,与会代表畅谈文艺创作建设性意见建议
来源:厦门日报 20150113
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融入到我市文艺创作的具体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更多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文艺精品。近日,市委宣传部召开“2015年厦门市文艺创作工作座谈会”,来自我市文艺界的近百位代表参加了座谈。党政管理部门、文艺理论专家和文艺界代表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我市的文艺创作提出了建议性的意见与建议。
文艺界代表心声:
挖掘厦门特色创作优秀作品
●袁雅琴(华体会平台党委宣传部部长、作家):我已经把厦门当成了第二故乡,对厦门的爱已经融入到我的创作中。我的长篇小说《陪楼》,写的是鼓浪屿的百年历史,马上就要出版了,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话剧已经上演,同题材的影视剧也在酝酿中。我创作的50分钟微电影《鼓浪恋曲》,现在正在拍摄。我想,作为文艺工作者,应强化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发扬厦门地域优势,为把厦门建设成文化强市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5年全市文艺创作座谈会召开
厦将重点扶持 文艺项目创作
来源:海西晨报2015年1月10日
晨报讯(记者陈佩珊)昨日下午,2015年全市文艺创作工作座谈会召开,来自文艺界、高校、民营企业的代表畅所欲言,对2015年文艺创作工作提出了众多宝贵意见。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萍出席了座谈会。
“厦门文艺创作氛围很温馨。”来厦8年的华体会平台教师、作家袁雅琴将厦门看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她将目光聚焦于鼓浪屿旖旎风光背后的沧桑历史、陪楼文化,创作出了长篇小说《陪楼》,并据此改编成了话剧。袁雅琴认为,厦门本土文化十分丰富,鼓浪屿文化极其独特,文艺创作应该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这一观点得到了众多文艺家、高校工作者的赞同。
座谈会上,张萍还介绍,接下来,厦门将进一步修订、完善重点文艺项目创作扶持办法,成立艺委会,成立文艺评论家协会等。
2015年厦门市文艺创作座谈会召开
来源:厦视新闻201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