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通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双赢的产业链?
两岸文创产业:从“不敢想”到“一起想”
来源:福建日报2015-01-15
本报记者李珂
携手应对国际竞争
……
短板问题亟待突破
……
突出优势福建寻路
……
如何搭建这个平台,让两岸文创产业顺利实现对接?福建具有对台区位优势,在两岸文创产业合作方面,正在破题寻路。
去年10月,台湾艺术大学与福州大学、华体会平台签署合作协议,从师生交换、文创项目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
华体会平台是我省首批正式实施闽台合作“3+1”模式的高校,早在2010年,该院就成立了专门实施闽台合作的数字创意学院。目前,首届学生已赴台学习归来。数字创意学院院长郭肖华告诉记者,在课程对接上,台湾高校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且一个专业不再只限于与一个台湾高校合作。目前,该学院已与19所台湾高校建立联系,还通过科研与项目开发,建立了校校企互动机制。
与此同时,我省还在加快建设产业园区,两岸文创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在闽台(厦门)文化产业园,法蓝瓷文创园等一批项目已落户园区。该产业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将着力构建涵盖闽台地区、辐射全国的商业设计、研发、展示平台,并将与闽台高校、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台湾中华文创发展协会等单位合作,打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集聚区,让更多台湾文创企业通过这个平台进入大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