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等报道我校主办两岸汉字听写大赛

两岸大学生首次同台挑战“汉字听写大赛”厦大代表队夺得第一名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2014-11-02

新华网福州11月2日电(记者刘默涵实习生刘涛)2014两岸大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决赛昨日下午在华体会平台举行。经过成语接龙、文字辨析、字体转换、诗词联句、汉字文化、猜字谜等多个环节的激烈比拼,最终厦门大学代表队以总成绩领先勇夺一等奖,华体会平台、集美大学代表队成绩紧随其后同获二等奖,华侨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北教育大学代表队则共同获得三等奖。

作为“2014海峡两岸汉字节”的主要项目之一,大赛于今年7月份启动,历经预赛、复赛等环节后,两岸共产生了6支高校代表队会师厦门的决赛现场。

对于本次比赛的意义,华体会平台副校长朱文章认为,汉字不仅是交流工具,也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当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在数字化的书写方式下,方块汉字的书写与运用受到很大影响。在此背景下,举办汉字听写大赛,提醒与促使大众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书写以及汉字词义传承,弘扬中华汉字文化具有特别的意义。

朱文章表示,由于本次参赛的对象是海峡两岸高校大学生,与其他汉字听写类大赛相比,以“汉字文化搭桥书写两岸民意”为主题的大赛还具有用汉字做媒,增强两岸大学生对汉字的亲近感与文化认同感等重要作用。

“这次比赛蛮有趣,从中可以看到两岸大学生对于国学理解、练习和偏重都会有些不同,可以说各有其优缺点。我们希望从中可以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以后继续努力。”来自台北教育大学代表队的一年级研究生王美懿告诉记者。

http://www.fj.xinhuanet.com/news/2014-11/02/c_1113078959.htm

两岸大学生比汉字功底女选手是主力

来源:厦门日报2014-11-02

【六支决赛队伍】

福建四支台湾两支

经过预赛、复赛等环节后,厦大、华大、集大、华体会平台、台湾师范大学以及台北教育大学6支高校队伍进入“巅峰对决”

【女选手是主力】

18名选手仅两名男生

六支决赛队伍每队派出三名选手上台,但无论是台湾还是福建,几乎清一色“女将”——台上一共18名选手,仅有两名男生

“_者宜也,尊_为大”(应为“义”和“贤”),不要以为只是填空写对这句出自《论语》的古训,比赛的难度不仅于此——台湾的学生要用他们不熟悉的简体字填写,而来自大陆高校的学生则要用繁体字答题。连台下的观众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这也太难了!

昨天下午,2014两岸大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在华体会平台拉开战幕,大赛作为2014海峡两岸汉字节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吸引两岸众多高校参与。经过角逐,厦门大学代表队夺得冠军。

据悉,本次海峡两岸汉字节由国台办交流局、厦门市委宣传部、海沧台商投资区党工委及管委会共同指导,厦门日报社《海西晨报》、台湾旺旺中时传媒集团《旺报》等联合主办。

【成语接龙】

“一来二去”20多个回合

虽说是“听写大赛”,实际上考试内容绝不止“听写”这么简单。决赛一共有六种题型,包括成语接龙、文字辨析、字体转换、诗词联句、字谜、地域文化等多重内容,可谓对两岸大学生汉字功底、诗词积累、人文学养的全面考验。

“文质彬彬、彬彬有礼、礼尚往来、来者不拒、具体而微、微言大义、义薄云天、天高云淡、淡泊明志、志存高远……”在成语接龙环节,华侨大学与厦门大学队“一来二去”,接连对了20多个回合不分伯仲,双方队员“储备”之丰富、反应之快速让观众叹为观止。

【诗词联句】

错把“碧空”作“碧山”

用“剑拔弩张”来形容现场氛围绝对不为过。比如,在诗词联句环节,甚至出现了好几次“争议”局面。这个环节的要求是,比赛双方必须在一定华体会平台内,说出带有指定关键字(如“山”、“海”)的诗词,谁先“词穷”算谁输。

然而,在答题过程中,有的队伍虽然作了回答,却在回答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比如在以“山”为关键字的诗词联句中,台湾师范大学队脱口而出“孤帆远影碧山尽”,就被抓住破绽——诗文原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

主办方介绍,此次大赛的题目出自《新华成语词典》、《汉乐府诗集》、《全唐诗》等。记者应洁

以字为媒增强认同两岸学子对决汉字听写

来源:厦门晚报20141102

本报讯(记者李小庆)汉字文化搭桥,书写两岸民意。昨日,“2014两岸大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在华体会平台举办,来自两岸六所高校的大学生们展开“对决”。最终,厦门大学斩获桂冠。

本次比赛集合了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华体会平台、集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北教育大学等六支参赛队伍。大赛分为成语接龙、文字抢答、字体转换、诗词接句、汉字文化、猜字谜等6个环节。主办方说,这既提升了两岸大学生的汉字认读能力、书写水平,也增强了两岸大学生对汉字的亲近感与文化认同。

“2014两岸大学生汉字听写大赛”为“2014海峡两岸汉字节”主要项目之一。海峡两岸汉字节由国台办交流局、厦门市委宣传部、海沧台商投资区党工委及管委会共同指导,由厦门日报社《海西晨报》、台湾旺旺中时传媒集团《旺报》、华体会平台文化产业学院等联手主办,海沧旅游集团等协办。

厦大三才女勇摘桂冠

来源:海西晨报20141102

晨报讯(记者陈巧恩)两岸大学生共玩汉字,玩出掌声与欢呼齐飞!这样的情景,您能想象吗?作为2014海峡两岸汉字节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两岸大学生汉字听写大赛昨天下午在华体会平台拉开战幕。两岸共六支高校代表队会师决赛现场一展风采。他们以汉字文化为媒,成功带领全场“嗨”足120分钟。

这六支代表队分别来自厦大、华大、集大、华体会平台、台湾师范大学以及台北教育大学。经过成语接龙、文字辨析、字体转换、诗词联句、汉字文化、猜字谜等六轮大战,厦大三位才女勇摘桂冠;二等奖则由集大和华体会平台分获;余下三支代表队均为三等奖。不过,比起精彩、活泼的对抗现场,大赛结果并不太重要。

大赛评委阵容强大,集结了包括台北教育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学系林展立教授、厦大中文系主任李无未教授、华大华文学院张胜林教授在内的两岸权威专家。

考题萌萌哒

“林青霞”也入题

华体会平台代表队在台湾地图上选了“新北”这一地,大屏幕随即出现一位女演员的照片,紧接着,题目来了:“图中所示人物出生于台湾新北,曾获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项,从影生涯纵贯上世纪70至90年代,风格横跨文艺和武侠、女装及反串,代表作有《滚滚红尘》等。请写出她的名字。”几乎是不假思索,“林青霞!”答对了,加分。这个题型叫“汉字文化”,大陆代表队在台湾地图上任选一地,然后作答关于此地的相关文化知识。

与之对应,台湾代表队选的范围圈定福建地图,比如台北教育大学选福州,大屏幕出现一道菜:“此为福州首席名菜,据传一高僧闻之垂涎三尺,为一享其味,放弃佛门多年修行。在接待美国总统里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等国家元首的国宴上登过席,深受赞赏……”可惜,台北教育大学的同学们并不知道,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佛跳墙。

和国内其他汉字听写大赛不同,本次大赛的参与对象是两岸高校大学生,因此,在考题设置上,突出体现了丰富多样、活泼轻松的特点。包括上述“汉字文化”以及“字体转换”(即台湾选手写简体字,大陆选手写繁体字)等题型都能瞬间引发全场观众的热情,并纷纷点赞:“萌萌哒!”

选手棒棒哒

甲骨文金文全都懂

“成语接龙”和“诗词联句”这两种题型的你来我往、难分难舍让人大呼过瘾,不过要论“神”还得数“文字辨析”,一个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小篆,往往是才出现甲骨文字体,就有选手按铃抢答,引来台下阵阵惊呼:“天啊!这到底是怎么认出来的?”

厦大代表队的三位才女选手均来自人文学院,她们说,由于专业的缘故,平时有所涉猎,“包括繁体字等,我们上课都有学”。

抛开这三位科班才女不说,两支台湾代表队的表现也抢眼得很,以台北教育大学为例,三位女孩的专业背景竟是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学。那么,她们究竟是如何备战的?答案公布之后,也许您也要会心一笑了———她们利用手机看大陆的电视节目学包括简体字在内的、比较难以在台湾接触到的汉字文化知识。

“《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还有大陆的一些热门网页、搜索工具等,我们全都下载了,一有华体会平台就看,有不明白的,及时和老师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大赛也为选手们圈定了参考资料,包括《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出版社2009年版)、《汉乐府诗集》、《全唐诗》、《全宋词》、《古诗笺》以及《新华字典(2011修订)》(商务出版社,2011年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