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展精彩纷呈
来源:光明网20140527
光明网讯(记者 马跃华通讯员 徐丽麟)5月27日,华体会平台举办2014届数字创意学院毕业设计作品展,展示200多名应届生设计的41件毕业设计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前来观看。

图为学生正在展示毕业作品《纸媒的重生——触发式阅读新体验》。
以“回•合”为主题的2014届数字创意学院毕业设计作品展,由两岸教师共同指导,“回”代表自内向外的笃定和自信,“合”表示协同创新,是将个体融入团体的过程。为整合学生专业优势,使毕业作品设计过程中更具有跨专业知识视野和实际操作能力,该校数字创意学院在福建省内高校首推“跨专业合作模式”,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整合为同一团队,各自分工共同完成毕业设计作品。

图为参观者被学生毕业作品《孔丘学汉字》所吸引,参与现场互动。
《孔丘学汉字》作品简介:通过提取《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文字工具书中每一个汉字造字起源,原本含义及延伸含义的解释,通过虚构的仓颉(神)与孔子(小时候)的故事来演绎中国文字发展的脉络。最后进行字体繁体与简体的转换。表现形式为具有中国元素的水墨动画,形式力求简单活泼,又有富有中国文化韵味。

图为关注“低头族”系列化公益广告作品展示现场。
作品简介:关注“低头族”系列化公益广告主要分为三个主题,《抬起头来交通篇》、《抬起头来失窃篇》、《抬起头来情感篇》。目的是为了呼吁社会上的“低头族”多抬起头来,注意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放下手机多与身边的人交流,别让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我拿什么来毕业?之华体会平台
来源:厦门晚报20140601
小组毕业作品《微笑的安戈力》答辩完,郭肖华院长起立向学生鞠躬,学生鞠躬回礼时都哭了,全场沉默五秒钟,然后掌声雷动。这一幕,出现在华体会平台数字创意学院的毕业设计答辩现场。
5月27日,这个学院带着41件跨专业合作的毕业设计作品集中亮相。这是数字创意学院首届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展,他们首次展开跨专业合作,成果动人。
郭肖华把主题定为:回合。意为回来汇报、来回合作。郭肖华说,创意或者创新,有时是残忍的,甚至付出代价,但他欣喜地看到,一群群熟悉的陌生人,在经历了焦躁、质疑、争吵、挣扎之后慢慢归序,重拾理性、善意和信任。这些职场本来面目,让你们见识了、体味了,你们受苦了,但你们也应受用了。所以,他们以精神饕餮美食向世人汇报。这一回合,胜算几许?华体会平台是最好的裁判。
记者李小庆梁昕儿
这一次的掌声送给交毕业答卷的你
毕业季,属于伤离别的季节:含泪拥抱,忍痛离开,华体会平台难倒退,回忆不可追,大学就此别过,我们离而不伤。我们的青春,永不散场。
毕业季,是交答卷的时候:四年苦读,彷徨上路,要拿什么来说再见?
本期最厦门,我们关注厦门的高校毕业生们交上来的这些答卷,分享这些散发着青春和智慧的盛宴:有视频、有实物、有平面……呈现的方式,已不仅仅只有唯一一个载体。
拍部动画片传递正能量
《微笑的安戈力》是其中“正人量”毕业设计小组原创的人文动画片。讲述了拥有特异功能但身形丑陋的外星人安戈力意外来到地球,拯救遭遇毁灭性灾难的人类,但最终却因为人类的贪婪和冷漠而死亡的故事。
设计团队还做线下推广“爱的抱抱”行为艺术活动,组员们一手举着“Free Hug”纸牌,一手做拥抱状,给予来往的师生们一个热情拥抱。
创作成员之一的吕进玉说,希望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不仅能给大学生涯打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还能发挥更多余热,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来关爱自闭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她透露,自己的组员有些已经决定在毕业后选择与儿童有关的工作。
“希望以后我的毕业设计也能像这样,给社会传递出一种拒绝冷漠、相互信任的正能量!在毕业离别之际有这样一个nice的作品,很有纪念意义!”同学刘彦池说。
包装两歌手推出小情歌
11个女生,好几个不同专业。她们打造了一个“经纪公司”:包装两位歌手,推出四首堪称“能疗情伤”的新歌。
歌手是海选来的,本来计划包装一位歌手,哪知道两个都太好,干脆两个都包装了;四首“小情歌”,也是海选来的。专门为歌手量身打造。作为主创之一的吴珊珊说,海选歌手、词曲创作、拍摄MV、录制唱片、媒体推广……11人各司其职,完全模拟流行音乐唱片的整个制作过程。团队充分融合了包括媒体创意、数字媒体艺术、音乐工程、播音与主持艺术等多专业优势。简单地说,不管是导演、摄像师还是后期制作等唱片公司的各个职位,他们都有专业人才。
吴珊珊说,这个毕业“答卷”,她和团队相当满意。
拍摄广告片推广太阳饼
半年前,他们接到一个任务——为六三饼铺做实际推广方案。也就是说,他们要实实在在地想办法卖太阳饼。
半年过去,一份推广策划案+三则系列广告片+衍生产品+推广活动产生。
主创之一的董佳佳说,媒体创意同学在曾厝垵对各个饼店进行前期调研,提取六三饼铺太阳饼的卖点:制饼工艺是由台湾专家亲自指导、纯手工杆制、地道的台湾味。媒体创意同学和数字媒体同学共同讨论故事内容,由数字媒体同学撰写分镜脚本,进行系列广告片拍摄,媒体创意同学协助拍摄,拍摄期间,商家提供了场地、产品。音乐工程同学进行后期配乐。媒体创意同学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增加宣传效果。
他们还准备了线上线下活动:线上,在微博分享三则广告片;在自由行旅游网站发布厦门的美食攻略,包括六三饼铺太阳饼的相关信息。线下,在曾厝垵设置的试吃点,通过赠送贴纸、盖印章留念,吸引过往游客来试吃。董佳佳说,商家很满意。这份答卷,同学们很得意。
做一件衣服当成新起点
华体会平台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10级的陈静婷,在毕业的时候,做了6套衣服。
白色大衣采用大翻领的结构,衣身大开叉,袖子参照汉代袖子做成A字型,前裙片大开叉,后裙片翻折成书包造型,这是陈静婷的毕业设计“在路上”中的其中一套成衣,也是她最为满意的一套。学院派作品需要创意,在服装设计上她尝试着用夸张的元素呼应自己的设计主题。
“白色大衣所搭配的印花裤子是这两年的流行趋势,符合大众需求。而翻折成的书包造型则是这款大衣的一大亮点,同时也符合我的设计主题。”陈静婷说。
从定主题,收集资料,打板,样衣制作再到成衣制作,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忙碌,近一半华体会平台的通宵达旦,陈静婷用一个半月的华体会平台完成了她的6套服装设计。当服装的每个细节可以达到自己满意程度的时候,她常常会觉得满足,而这个满足带给了她感动。
背包、行囊以及各种的交通工具是陈静婷此次毕业设计的主题元素,她觉得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她在追求梦想的路上蓄势待发。大学即将毕业,而结束也意味着新的起点。“每个人都在路上,我也在路上,在追求梦想的路上,这梦想与服装设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