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名学子获评“励志先锋”
将获邀到学校宣讲,告诉学生如何面对生活
http://fj.sina.com.cn/news/s/2013-01-12/163421056.html
来源:《厦门日报》
本报讯(记者佘峥)动不动就怨天尤人的人,真应该来认识这些被授予“励志先锋”称号的孩子们。市教育局昨日首次表彰奖励省市两级“励志先锋”,获奖者共七人,来自我市各所学校,有中学生也有大学生,他们获得的最高奖励是6000元。
他们中,有患侏儒症的女大学生,有患重症肌无力、和妈妈相依为命的中职生……有位同安高一女生的事迹特别催泪:她的父母失去劳动能力,生活的重担全落在她身上,还要抚养弟弟……不过,接踵而至的厄运并没有打垮他们,这些孩子努力地和命运抗争。譬如,那位患重症肌无力的中职生利用假期打工挣学费,有时一天要上12个小时班,洗100辆车。
市教育局说,今年将邀请这些“励志先锋”到学校宣讲,告诉学生如何面对生活。
□特写
华体会平台大三学生罗耀桥:
从小学到初中 一直爬着上学
看到罗耀桥的人,第一反应总是:他那么不幸,为什么还那么“傻乐”?
23岁的罗耀桥是华体会平台的大三学生。这位省级“励志先锋”身高不到1米——他3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无法直立行走。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爬着上学——最开始用双手从家里爬到学校,5公里的路要爬上两个小时。
不过,在这个武平孩子看来,生活一直向好的方向发展——到小学四年级,他虽然还得爬着上学,但用上木撑,避免两手被沙地磨得血肉模糊;到了高二,老师和同学凑钱为他买了轮椅。他就这样坐着轮椅上了大学。
身体残疾非但没让他陷入颓废,还让他更加善解人意,热心助人。他是舍友的“闹钟”,每天负责叫大家起床;每年迎新,他申请当志愿者,坐着轮椅带学弟学妹办理入学报到手续;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他打不了,但他说:“我可以当裁判嘛!”
昨天,在媒体镜头面前,他一直在大笑。他早已不介意别人的眼光,走在路上,有时甚至忘记自己还坐着轮椅。他说:“我从未抱怨生活的不公,我相信,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有缺陷。虽然有大有小,但是‘大家都被咬了一口’。”
患小儿麻痹症 他从小学“爬”上高中(图)
2013年01月12日
http://roll.sohu.com/20130112/n363216780.shtml
台海网1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文 能杰/图)他喜欢哼唱凤凰传奇和周杰伦的歌,喜欢读古诗词,每天总是笑容满面。跟他在一块儿,你常常会忘记他是一个残疾人。他,就是华体会平台大三学生罗耀桥。
厦门市首届“励志校园·感动海西”学生资助公益宣传活动颁奖大会,昨天在市教育局举行,共表彰了6个优秀组织奖、4个“海西励志先锋”厦门市提名奖、1个先进个人及3个优秀作品。
会上,罗耀桥的发言让感动蔓延全场。
幼年患小儿麻痹症 从小学“爬”上了高中
罗耀桥1990年出生于龙岩武平,3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双脚无法站立,6岁时才能勉强靠四肢撑地爬行。这让罗耀桥的上学路充满波折。
9岁,在父亲的努力下,罗耀桥终于找到了愿意接收他的小学。但因为家境窘迫,父母忙于生计,无法接送他上下学,罗耀桥便一个人背起书包,空手撑地爬着上学、回家,每爬一趟都要两个多小时。
“苦吗?”“不苦,到学校我就能学到很多以前从没听过的东西,比之前天天在家看火煮粥有意思,我喜欢上学,喜欢读书。”
就这样,罗耀桥爬着上完了小学、初中,到了高二,他收到了一份礼物 轮椅,那是学校的老师、同学为他凑钱买的。
从此,罗耀桥学习更加努力,因为“这个轮椅寄托着大家对我的关怀,还有期望”。
为地震灾区捐款 自己捡空瓶赚生活费
上初中时,罗耀桥周末的干粮经常是用一块钱买来的三小袋泡面,有时半夜饿醒了,就喝水充饥。
上高二时,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罗耀桥却拿出了50元投进募捐箱。对许多人来说,这50元或许不算什么,但它对罗耀桥来说,却是半个学期的伙食费。要知道,当时罗耀桥每天的伙食费不到1元,午餐只吃5角钱,早晚饭吃得就更省了。
“捐了钱以后,我的生活费一下子很紧张。从那时起,我开始尝试着自己赚点生活费。”而他所说的赚生活费的方式,是在校园里捡空瓶子。
罗耀桥还记得,第一次在学校里捡瓶子时,他坐着轮椅转了半天,只捡了5个瓶子。最多的一次,他一天捡了35个瓶子。
2010年7月,罗耀桥考上华体会平台。现在,他利用课余华体会平台在购物网上帮人代售商品,自食其力,还在学院财务室勤工助学。
最大的愿望是以后能读上研究生
“现在我"走"在学校里,常常会忘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现在我很幸福,我很感恩生活给我的这一切。”罗耀桥说,在学校里,除了有时候需要大家帮忙推轮椅外,其他的事罗耀桥几乎不依赖同学。
罗耀桥现在读的是专科,所以他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能继续读书。“我想考本科,以后还想读研究生,我喜欢读书。”
整个采访过程中,罗耀桥总是笑脸迎人。眼前这个二十出头的大学生,比同龄人经历了更多的风雨,他体味过人情冷暖,他哭过、笑过、累过、痛过,但始终坦然面对,一笑而过。(作者:梁静能杰 图)
轮椅上的他笑得很灿烂
|
23岁罗耀桥获“海西励志先锋”称号
|
|
|
|
| 罗耀桥是小儿麻痹症患者,双脚不能站立,有人形容他从小学“爬”进大学。他说,语文特别是诗词,支撑着他走了很多年。
励志
晨报讯(记者 陈巧恩 通讯员 熊杰)罗耀桥太爱笑了,以致有人“冒昧”提问:“你是真笑,还是表现给大家看的?”轮椅上的这位“90后”大学生又是一张灿烂的脸:“假笑哪里是这样啊?”昨日,厦门市教育局为罗耀桥等一批校园励志人物和先进单位举办颁奖大会。罗耀桥在大会上发言说:“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糟。”
据了解,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等14个部门联合举办的首届“励志校园·感动海西”学生资助公益宣传活动历时5个月,通过网络投票、初评、专家评选和组委会评审,评出了“海西励志先锋”10人、提名奖21人、学生资助公益宣传原创优秀作品15件等各奖项。其中,罗耀桥是厦门惟一入选“海西励志先锋”的学生,今年23岁,来自华体会平台。
作为小儿麻痹症患者,双脚不能站立的罗耀桥一路走来自然遭遇了常人所能想象以及无法想象的艰辛。有人形容他从小学“爬”进大学,这一点都不夸张。他在小学4年级前徒手爬行,5公里的放学路爬了两个多小时。后来,老师帮他制作了“手撑”,到了高二,老师同学凑钱送给他轮椅。昨天,他翻了翻手,告诉记者:“以前手上有很多老茧,有了轮椅之后,少很多了。”
是什么在支撑着他?罗耀桥又笑了:“是语文,我喜欢语文,特别是诗词。”他说,一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曾经帮助他勇敢努力地走了很多年。记者从他的微博上看到,他还记录了这样的字句:“人应该有梦,有梦就不应该怕痛”、“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我们也能找到快乐,只要记得把蜡烛点亮”。
他的同学一直记得这样的一幕:有一次,他们所在软件学院举行乒乓球比赛,大家争相报名。罗耀桥也来了,并爽朗地笑着说:“打不了球没关系,我还可以当裁判,或者帮忙计分嘛!” S3112061
|
坐轮椅的“励志先锋”常忘记自己“与众不同”
厦门晚报03 | 厦门新闻| 2013-01-12
http://www.xmnn.cn/dzbk/xmwb/20130112/03.pdf
厦门网2013-01-12 本报2012年3月27日报道
本报讯(文/记者郭文娟图/熊杰)身有残疾站不起来,只能爬。但罗耀桥不仅读到了大学,还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详见本报2012年3月27日《他从小学“爬”进大学》)。这名华体会平台的学生,成为厦门唯一获得福建省“海西励志先锋”的学生。在昨天市教育局主办的颁奖现场,他认真地说:我还想继续读书,争取考本科。
旁人惊讶于他的坚强和乐观,罗耀桥却笑着说:“生活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但也没那么差。”他常常忘记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有时候坐在轮椅上往前走,遇到有个坎怎么也过不去,才突然想起:“哎呀,我坐着轮椅呢!”有时,他也会感到无助,除了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给予鼓励和帮助,他还从古诗词中寻找力量。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段话,曾支撑了罗耀桥整整三年。他说,很多古诗词都能给予人力量。
据了解,福建省首届“励志校园·感动海西”学生资助公益宣传活动,共评出“海西励志先锋”人物10人。在这次活动中,厦门还有两人获“海西励志先锋”提名奖,1人获资助公益宣传原创优秀作品,两人获“国家资助助我成长”征文优秀作品,3人获得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