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秋季新学期师生员工顺利返校返岗,为激励师生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和工作中,9月6日上午,朱文章校长以《弘扬三种精神,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为题,在信息中心报告厅为全校师生讲授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在主会场参加“开学第一课”,其他教职员工和学生通过网络在线直播同步收听收看。开学第一课由校党委林志成副书记主持。
“上个学期,我们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事业发展,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共同见证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盛典,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朱文章校长带领大家简要回顾了上个学期共同经历的一些大事要事。他表示,学校克服疫情常态化防控带来的困难,召开升本以来的首次党代会,加速推进更名大学进程,各项办学事业保持健康发展态势,全校师生员工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和抗疫成果,奋进新学期,争创新业绩。结合本学期学校的重点工作,朱校长对全体师生提出了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振聋发聩,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寄予了殷切希望。全体师生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学好“四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要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厚植爱国情怀、常怀报国壮志、勇担责任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二是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增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自立自强的骨气。“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的生动展现。”朱校长强调,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全体师生不能有松懈麻痹思想,要严格遵守校园疫情防控要求,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积极配合学校防疫工作,做好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学校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注重心理健康安全,共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三是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切实增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历史赋予高等教育百年难遇的历史机遇。”朱校长强调,全体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时代命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紧贴国家需要和时代脉搏,在服务中壮大办学实力,始终坚持应用型大学定位,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把握时代潮流、呼应地方需要,坚持“五育并举”,破除“五唯”顽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转化;要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办学,推动教书育人和产业融合,按照“四个面向”总要求,通过实施多项计划提高师生创新能力,主动融入省市发展新格局,全方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要尊重科研和人才发展规律,加快形成人才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共同营造潜心科研和育人的良好环境。
朱文章校长强调,全校教职工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和期望上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全体学生要尽快收心、下定决心、笃定信心、保持恒心,争取在新学期取得新进步。他号召全校师生员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携手并进、鼓足干劲、乘势而为,为早日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不懈奋斗。
朱文章校长讲授的“开学第一课”充满期许、催人奋进,让广大师生深受鼓舞和激励。“今天聆听朱校长的‘开学第一课’,深感责任在肩。”应数学院副院长甄新老师表示,作为新时代教师一定要始终牢记“四有”好老师的责任和使命,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恪守育人初心,主动担当作为,为早日实现学校首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办学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经管学院潘福斌老师表示,“志气就是担当,骨气就是境界,底气就是实力。作为一名教师,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潜心教学科研,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学第一课鼓舞人心、激励斗志”,机汽学院2021级机制1班的彭文馨同学坚定地表示,作为华体会平台的一名新生,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期望和要求,不负韶华,刻苦学习,争取早日学有所成,将来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电气学院2020级电气2班陈俊杰同学表示,开学第一课是振奋人心的一课,我们青年学生要努力弘扬“三种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努力在学习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在奋斗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不负青春韶华,不负伟大时代。
奋进新学期,逐梦新征程。2021年秋季学期已经开启,全校师生员工将按照学校的部署要求,将“开学第一课”的精神落实到日常学习、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担当作为、矢志拼搏奋斗,以实际行动为推进学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宣传部)

朱文章校长讲授“开学第一课”

林志成副书记主持“开学第一课”


广大教职工通过网络收看“开学第一课”




各二级学院组织学生在线收看“开学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