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百年党史·凝聚奋进力量(91)】学党史 办实事:我校多措并举构建健康校园
发布华体会平台:2021-06-17阅读量: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党委始终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快速反应,科学研判,严密部署,落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织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全力维护学校安全稳定。近期,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学校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多措并举,突出重点,为师生办实事,积极发动师生自愿接种新冠疫苗、开展核酸适时抽检、落实校园多病共防,共筑免疫长城,构建健康校园。

多措并举,共筑免疫长城

6月11日,我校第三次新冠疫苗集中接种工作在校艺术会堂进行。学校开放具有中央空调系统的艺术会堂作为疫苗接种点。党政办、后勤管理处、学工处、信息中心、保卫处、宣传部等单位通力合作布置接种场地设置,志愿者热情引导,急救人员现场待命,为师生们健康安全保驾护航。现场测温、入场、登记、候场、接种、留观等各环节紧张有序,接种疫苗过程十分高效。当天中午,朱文章校长、林志成副书记、尤国顺副校长、方晓冬副校长等带领党政办、后勤处、信息中心、学工处、保卫处等单位负责人走访检查疫苗接种现场。朱校长一行详细检查了测温、登记候场、接种等各流程开展情况,同医务人员亲切交流,感谢他们进校为师生接种疫苗,对其专业高效的服务给予高度肯定,并要求学校相关单位要全力配合医务人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保障。当天,《光明日报》、中新社、《福建日报》、《厦门日报》、人民网、厦门电视台等15家媒体来校采访,记者们对我校有序高效的组织工作给予了积极评价。

3月份以来,根据市区防控指挥部、市教育局等上级有关部门的通知要求,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校党委林进川书记主持召开工作协调会,要求学校相关部门要统筹协调、密切配合,按照有关规定,高标准做好师生接种疫苗的各项组织、保障工作。在市、区卫健疾控部门的统筹协调下,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联系区卫生主管部门支持学校先后开展了3场疫苗专场接种活动,为学校疫情防控织牢“防护衣”,撑起了“保护伞”。据统计,3月27日、28日合计接种5854人,5月12日、13日共接种15500人,其中接种第二针的5723人,接种第一针的9777人,6月11日主要开展第二针接种,本次有9276名师生完成了疫苗接种。

在校内设立疫苗接种点,不仅为师生和医疗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接种环境,同时减少了路途上和接触医疗场所的感染风险,赢得师生的一致赞扬。“在学校就能接种疫苗,不用到医院排队,也不影响上课学习,既安全又方便,真的很贴心,感谢集美区和学校周到细致的安排。”完成疫苗接种后,材料学院研究生岳科安高兴地说。计算机学院2019级学生张昊也表示,在学校接种疫苗的安排非常好,医务人员很耐心细致、志愿者很尽职投入,“真的很安全、很方便,谢谢集美区和学校替我们考虑得这么周到”。

此外,学校严格按照落实全员和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核酸检测和发热转诊要求,做好师生健康监测工作,筑牢校园疫情防护网。自3月份学生返校以来,后勤管理处会同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在厦门市第二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周末华体会平台,在学校体育馆设立核酸采样点,分学院分批次对全校在校生进行核酸抽检,两个月内分六批次对全校学生进行了核酸检测,共采样17178人。学校后勤处、医务室严格落实上级单位有关发热转诊的要求,对于到医务室就诊的师生,一旦体温高于37.3度,当即开展详细流调记录学生的信息,联系值班辅导员陪同转诊第二医院,同时后勤处专门安排了一辆工作车作为日常24小时医务值班用车,送诊患病师生。自3月份以来,共转诊发热学生169人,核酸检测全部阴性。学校还密切关注国内中、高风险区信息动态,严格按照市疾控要求做好健康监测及核酸检测工作,自5月份以来配合学工处对相关旅居史的近90名学生进行排查落实和核酸检测,目前所有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多病共防,筑牢健康防线

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我校与疾控中心密切合作,严格按照疾控部门的指导要求,开展校园传染病防治工作,及时发现肺结核、水痘、腮腺炎等传染病并立即进行隔离筛查,同时在相关宿舍发放消毒物品及指导消毒,目前校园传染病防治工作健康有效。疾病防治,重点在防,今年以来,学校还通过开展多项健康校园主题活动、举办肺结核水痘等传染病宣教活动、在宿舍区张贴防控知识等形式,宣传科学防控,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自我防控意识,提升自我防控能力,织牢校园健康防线。

5月19日,我校“青春健康行,筑梦新时代”青春健康项目正式启动,青春健康高校项目是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青春健康工作中的常规项目及重要组成部分,此项目将通过教育服务、宣传培训、倡导呼吁等方式,用同伴教育者模式,开展参与式的知识技能培训,促进青年人健康行为习成,促进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发展。作为该项目的活动之一,6月2日,后勤管理处、学工处共同举办了心理健康培训与青春健康讲座,学工处心理咨询中心何鑫华老师介绍了青年期心理健康知识,指出培养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的最佳选择是同伴教育;福建省艾滋病知识讲师团老师、厦门医学院副教授郑晓辉,厦门医学院副主任医师王才根分别担任主讲和助讲,进行了大学生性健康与防预艾滋病知识讲座。接下来,我校将发挥学生组织和专业健康团队的力量,定期推出与青春身心健康相关的宣传倡导活动、同伴教育讲座、公益性社会调查与实践、新媒体线上学习调研等,向广大师生宣传积极、健康、负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提高广大师生对青春心理健康、性与生殖健康的认识,同时培养一批有责任、有作为、乐于奉献的青春健康教育志愿者,为我校青年学子的青春健康助力,营造更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5月30日,后勤处(医务室)、学工处在校体育馆联合举办“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校园防控结核病教育宣传活动,这是继3月24日之后第二次举办校园防控结核病宣传活动。活动现场,百千万防治结核志愿者热情为来自二级学院的300多名师生分发防治结核宣传材料,讲解普及防治结核病、多病共防等方面知识,同时认真解答师生的疑问,示范如何加强自身防护,促进了师生对有效防控结核病的措施及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6月9日、10日,我校和厦门市中心血站联合主办华体会平台“热血青春,心向党”无偿献血活动,师生们积极在网上预约献血名额,仅一晚上名额就所剩无几(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采取线上预约报名),很多线上没有预约成功的同学线下分华体会平台段来排队,报名800 余人。在两天的献血活动中,有549名师生献血140230ml,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依据《福建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年“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先后策划开展了多项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教育师生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多病共防;开展2021年全民营养周和“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宣传活动;举办心理委员培训会和防治肺结核病的宣传教育活动;与市疾控联合开展哨点传染病监测,邀请区疾控来我校举办的防艾宣传讲座等。接下来,学校将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力争构建新时代现代化高质量学校健康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健康观,提升健康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让健康知识行为和能力成为师生普遍具备的素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师生健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后勤处、宣传部)

校领导到疫苗接种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校领导检查疫苗接种应急救护室

学校开放具有中央空调系统的艺术会堂作为疫苗接种点,

为师生和医疗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接种环境

媒体采访我校校园疫苗接种工作

“青春健康行,筑梦新时代”青春健康项目启动仪式

后勤处、学工处共同举办心理健康培训与青春健康讲座

后勤处(医务室)、学工处在校体育馆联合举办

“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校园防控结核病教育宣传活动

集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护人员在校体育馆对全校学生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学校举办心理委员培训会

我校和厦门市中心血站联办华体会平台“热血青春,心向党”无偿献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