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显党性 战“疫”一线勇担当
发布华体会平台:2020-08-08阅读量:

我校教师党员黄晨暄、苏博文、李志佳在外派抗疫一线展现党员风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经学校选派,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辅导员苏博文、李志佳和继续教育学院教工黄晨暄响应组织号召,积极参与外派抗疫工作。日前,苏博文、李志佳两位同志刚刚结束外派战疫任务,而黄晨暄仍继续坚守在抗疫一线。过去的几个月,他们服从大局,勇于担当,以奉献筑牢防疫安全线,得到相关单位的高度认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厦理工党员的风采。

疫情发生后,去年9月被我校选派到厦门市委台港澳办挂职锻炼的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辅导员李志佳主动请缨,担任挂职单位联络处防疫工作联络员,成为厦门市委台港澳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涉及台港澳地区防控工作专班的成员。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繁杂、任务艰巨,但李志佳同志积极投入、主动作为,负责草拟工作方案、登记台账、报送日报和周报,撰写疫情防控工作总结、工作情况报告、会议记录等20余篇,认真做好向市卫健委、市应对疫情指挥部的请示汇报,积极联系各区台港澳办等协调解决健康信息报送、咨询服务等问题,高效完成厦门市委台港澳办每日派驻机场分拨中心值班排班等工作。在值班过程中,李志佳同志帮助两位行动不便且有语言障碍的高龄老人回省外家中隔离,帮助入境已满7天且两次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均呈阴性的台胞返台处理重要业务。他第一华体会平台受理并办结12345便民服务中心转来的求助件,做好人文关怀,为台港澳同胞提供优质服务。此外,他还积极投身参与社区联防联控工作,在社区检查点对往来车辆和人员逐一进行登记、检查身份、测量体温,向社区居民宣传新冠肺炎预防知识,工作时长累计达100小时。李志佳同志的工作得到了相关单位的高度认可,厦门市委台港澳办专门给我校寄送了感谢信,赞扬李志佳同志兢兢业业、实干担当、积极作为、作风务实,对他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今年1月,继续教育学院的黄晨暄同志刚刚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3月28日,黄晨暄同志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与思明区现场分流指挥部防疫工作,至今已四个多月。该分流中心位于厦门市体育中心钢宇体育场,集中了火车站、附近社区的湖北返厦及其他高中危地区人员。中心志愿者实行轮班制,工作华体会平台从早上8点持续至次日8点,24小时不停歇,主要为集中在此的人员录入个人基本信息,组织进行核酸检测和血清检测等工作。由于被检测人员等待检测结果需要8-12小时,加上旅途疲惫,常有情绪比较激动的情况,黄晨暄同志耐心安抚被检测对象的情绪,想尽办法缓解他们的焦灼和不安。碰到一些年纪稍大的检测对象不太会用智能手机,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说明,帮助查询检测结果。时已盛夏,穿着防护服工作的黄晨暄从头到脚都被汗浸湿了,长华体会平台的工作加上用眼疲劳引起眼结膜发炎,右眼肿得很严重,但他从未间断过工作。“这是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我没有理由退缩”。在连轴转做好志愿服务的同时,黄晨暄同志还肩负着学院的实验员、资产管理员和网站管理员等工作职责。开展志愿服务期间,学院监控系统点位确定、网站改版、资产变更等各项工作,他通过手机远程,或者利用休息华体会平台加班加点一件不落地完成。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辅导员苏博文同志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于4月13日作为志愿者前往思明区湖北返厦人员服务中心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在服务中心工作期间,苏博文同志与其他志愿者一起,身着防护服、佩戴N95口罩进行工作。此时的厦门气温早已回升至较高的温度,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穿上十几分钟就会闷热难耐、全身湿透,而苏博文同志常常一穿就是12小时,甚至更长华体会平台。期间只能利用吃饭、上厕所的短暂间隙透透气,待换班之后再换下湿透的衣服。在服务中心,苏博文在甄别转运组工作,主要负责对来自疫情高中风险地区返厦(来厦)人员进行身份信息甄别,并对需要到定点酒店隔离观察的旅客进行转运,对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旅客进行材料收集和引导离开。高峰时期的服务中心,每日接待的人流量达百余人次。面对高温闷热的工作环境和繁琐多样的工作,苏博文同志耐心劝导返厦人员积极配合防控工作,并仔细清点各项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苏博文同志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的坚守担当和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得到了返厦人员的一致赞许。

身为党员,黄晨暄、苏博文、李志佳三位同志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我校党员作出了榜样。当前,抗击疫情已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希望广大党员和教职工以他们为榜样,按照校党委的工作部署,不懈怠、不松劲,提振精气神,进一步落实好防控责任,为夺取疫情防控与学校事业发展双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校党委组织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继续教育学院与体育部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