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在疫情期间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采取“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学院对在线教学工作作了详细具体的部署,院长罗昌智督促各系精心打造线上教学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授课工作。经过近2周的线上教学,师生们已经基本适应线上授课的各项操作和课程进度,各专业教学工作进展顺利。文旅学院在线上开学十天前根据学校有关精神,制定了《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本科生延期开学教学工作方案》,经过系部线上会议充分讨论,并通过教工QQ群向全院教师征求意见,最终确定的线上授课方案为,先部分试行复课,再根据授课效果决定是否全面复课。第一周为教学实验周,各个系部精选课程让有经验和条件的老师先预授课再复课。老师们采用了多个线上教学平台,如雨课堂、课堂派、腾讯课堂、QQ群,腾讯会议、Zoom等进行授课和辅助教学,并充分做好备份和预案,开课前十五分钟先和学生进行视频或语音交流,以确保授课质量。第一周师生反馈情况良好,第二周启动全院老师复课,共开设理论课105门,学生评价积极。组织线上授课的同时,学院认真执行学校关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有关规定,做好线上教学每日一报工作,实行柔聘及兼职教师暂缓线上授课和实践实习任务暂缓执行。
为确保线上教学质量,学院商务策划系的教师采用了多种线上教学模式,如QQ群,腾讯会议、Zoom屏幕分享等,在正式授课前,任课老师按授课预案进行了预演、设备调试等,每次开课前和学生进行几分钟的视频交流,确保学生较好地投入学习状态。同时,课程组准备了多种预案,以防网络拥堵,如备份部分课程ppt视频,考虑到部分同学没有无线宽带,流量压力大,还提供音频版授课内容等,充分照顾那些无法通过视频学习的同学。为了让学生明确上课纪律和具体要求,老师们也是各出奇招。已经建设了精品课程网站的李艳波老师,先组织学生观看精品课程视频,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后,再组织在线讨论与辅导。
“要上好一堂网课,备课量比线下的备课量要大一倍。”文化产业系林小勇教授认为,线上授课首先PPT要做得更加精美,才能让学生关注;其次还要增加很多互动的环节,要结合网络技术特点和同学们上网的规律,“线上教学受网络技术特点左右,对老师的挑战更大,但同时对提升教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作为以后教学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
“这种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符合现代大学生的网络生态。”旅游管理系教师卢雪英也表示,特殊时期的特殊要求,反倒推进了教学形式的改变。开学前试用各种直播平台和教学平台,让老教师也get到了很多新技能,步入“主播”的行列。尤其是教学平台网上辅助教学的功能,例如扫码点名、弹幕互动、在线批改作业等等。虽然这增大了备课量,但是新式的课堂一样需要有学生的参与才有灵魂。
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林朝霞教授认为,线上授课过程中要确保网络畅通和授课环境安静,绝不能中途受干扰,课前师生还需要相互磨合,确保交流顺畅。此外,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求更高,教师要增加交流互动环节,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线上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开始,很多人都好奇老师们会如何做好主播。”18会展的王维杨同学说,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们并没有因为是网络直播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渐渐的,同学们也明白自己不是在观看网络直播,而是在学习,很快就从简单的好奇中投入到了认真的学习里。他说自己最喜欢上《旅游消费者行为学》陈莹盈老师的课,陈老师上课过程中不仅有详实的理论介绍,还会引入很多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听课的过程中也能更加专注。18商策洪嘉诗说,在疫情期间,网课的开设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体现了科技的发达,课堂的互动感也变强了,大家仿佛真的变成了主播和粉丝。同时,同学们也对如何上好网课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如线上教学没有教材较为不便,缺乏与老师的直接沟通,有些比较难的问题更适合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建议老师们抽出上课的一段华体会平台(如最后半小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答疑,在上课的过程中多引入一些互动的环节,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课堂等。
“明亮的教室才更有烟火和书香的气息。”现阶段的网上教学虽然解决了特殊需求,也带来了很多新体验,不过对于老师和同学们而言,他们更期待疫情早日过去,早日回归课堂,早日在美丽的理工校园再重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