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建功新时代 青春支教在路上
发布华体会平台:2019-08-07阅读量:

——我校“对口支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2019年暑期,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根据厦门市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对口支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专项行动的有关要求,同时结合教育部“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2019年高校师生主题社会实践的工作部署,我校组织了一支由16名师生组成的社会实践专项队,深入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开展为期20天的支教之旅。

七彩课堂:贴近需求,寓教于乐

康乐县高林湾村的早晨,天空湛蓝如洗,上课华体会平台还未到,不少孩子早已经到校门口等候。自从我校专项行动实践队驻村支教后,每天变着法子“玩”的课堂,成了孩子们暑期最为期待的一件事。

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趣味数学和英语,还可以唱歌陶冶身心、做体操锻炼身体,更有手工、绘画、科学实验等平时少有接触的课程让他们尽情体验。课上孩子们聚精会神,课后依然舍不得离开。“山区较为贫困,教育资源有限,教学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实践队所开设的课程,既是学生切实需要的,又增加了趣味性,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高林湾小学高学福老师如是说。

高生斌和马玉海是一对表兄弟,虽然已经从高林湾小学毕业,但开班仪式当天他们又重返学校:“哥哥姐姐们上课很有趣,我们很珍惜这次机会,想要多学一点知识。”

为了能上好每一堂课,实践队成员们从来不敢马虎。实践队指导老师陈剑平、卢洪浩在实践队筹备期间,就提前到高林湾小学实地考察,与当地小学校长和有关老师及时对接和深入沟通。根据孩子们的实际需求,结合实践队员们的专业特点和优势,实践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成员的能动性,开设数学、英语、美术、手工、体育、科技、音乐等七门课程,在行前更是反复试讲课程、修改课件内容,力求将最好的课程效果带给高林湾的孩子们。

实践队员给孩子们上课

孩子们体验静电实验:气球摩擦起电吸纸屑

课堂上孩子们聚精会神,与老师积极互动

已小学毕业的表兄弟返校参加课堂活动

班会上,实践队员带给孩子们厦理工“微笑娃娃”作为小礼物

亲情教育:每个瞬间都叫人动容

7月22日,实践队支教活动特别安排了一堂题为“感父母恩,树家国情”的“小小党课”,将我校特有的“亲情教育”延伸到高林湾小学。课上,师生们互相分享自己与亲人间的“温情故事”,情到深处,许多人都红了眼眶。

为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感恩亲人、体恤他人,实践队员们还特别布置了“亲情作业”:写一封感恩信给自己的家人、拥抱一次家人、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纷纷表示会认真完成作业,并在课程结束后邀请实践队师生到家做客,看看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

实践队利用工作之余的华体会平台,走访了几位学生的家。由于家长长期外出务工、家庭变故等原因,孩子们普遍缺少父母的关爱与陪伴,日常的家务担子也少不了会加到他们弱小的肩膀上。也正因为此,他们个个都是父母的好帮手,各种家务活信手拈来,然而面对家人,他们却不善于表达。而这一次,他们很好地完成了“亲情作业”:一个简单的拥抱,一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您辛苦了”,一封稚嫩却催人泪下的感恩信,承载的是他们满怀的深情!

此前,实践队曾通过当地村委会调研等方式,进一步了解高林湾村情和学生的家庭情况,这也让队员们愈加坚定要将“亲情教育”带给孩子们的决心。“留守儿童最需要的不是洋娃娃,也不是玩具,更不是一件新衣服,他们从小最缺的是父母的陪伴与守护。支教队从学生实际出发,开设特色假期教育,教会学生感恩,感受亲情的温暖,让孩子学会爱与被爱,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教育。”康乐县团县委白学强副书记对实践队的做法表示赞赏。

实践队的“小小党课”还开设了“我的未来不是梦”、“我们的地球”等其他主题,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国家政策,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感父母恩,树家国情”小小党课

亲情教育课上陷入沉思的孩子

孩子们写给亲人的感恩信

实践队员进行家访

孩子们为家人分担家务

谈及感恩父母,小男孩因想念长期在外地工作的爸爸而落泪

彩色家园:留给孩子们的“礼物”

踏进高林湾小学的校园,随处可见五彩斑斓的墙绘,这些成果都得益于实践队的成员。队员万刚刚来自设计艺术学院,将专业特长运用到支教活动中,对他来说不是头一回了。人称“万能刚”的他,不仅是美术课老师,还是实践队的“大厨”,他还牵头负责起“美化校园”的“重任”,和队员们在高林湾小学因地制宜,描绘轮廓,填充上色。原本一面面单调而有些老旧的墙体,顿时焕然一新。孩子们看着校园变得更新更美,无不欢呼雀跃。

实践队驻村支教的华体会平台有限,但墙体彩绘却不会因为支教结束而消失。“希望孩子们看到这一面面墙绘的时候,能想起我们在一起的这段快乐时光。”实践队员们还希望,通过“爱国墙”、“环保墙”、“成长墙”、“运动墙”等不同的墙绘内容,传播爱国、爱校、爱家园的理念,鼓励孩子们阳光健康地成长。实践队员们还将“美化校园,从我做起”洁净家园行动带到小学,以身作则,带领孩子们一起为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出力。

实践队员们的墙体彩绘作品

实践队员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开展“美化校园,从我做起”洁净家园行动

离别在即:让我们好好说“再见”

为期半个多月的支教很快过去了。8月1日,“青春扶贫、逐梦临夏”华体会平台“支援甘肃临夏自治州”专项行动汇报演出在高林湾小学顺利举行。附城镇综治办主任雍锦华、康乐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童可权、高林湾村村书记高世贵、高林湾小学校长马正奎、实践队全体成员及高林湾小学全体师生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热情洋溢的开场舞、激昂澎湃的朗诵《少年中国说》、整齐划一的“七彩阳光”广播体操、深情的手语舞《感恩的心》、令全场动容的舞台剧《最后一课》和歌曲《再见》等,每一个节目都是实践队员与孩子们精心排练完成的。“‘青春扶贫,逐梦临夏’庆祝建国70周年作品展”是汇演现场的另一道亮丽风景。教室外张贴着孩子们的剪纸、手工画等作品,稚嫩的笔迹中流露着浓浓爱国情。汇演捐赠环节上,带队老师陈剑平、卢洪浩还为高林湾小学各年级代表捐赠学习用品。

汇演当天,高林湾小学恰逢停水停电,实践队及时联系当地老师协助提供发电机,保障活动顺利进行。类似的困难在支教过程并不少见,停水停电则是经常发生的“小插曲”,但实践队都一一克服,想办法积极应对。驻村支教的日子里,每个实践队员都身兼数职,一边精心备课,一边买菜做饭自给自足,既要当好孩子们的“小老师”,又要做好实践队的后勤保卫以及记录采访等系列工作,每天早起晚休,紧张而忙碌。

“支教队以校为家,视学生为朋友,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先进的思想观念,鼓起了他们探知外界的勇气,教会他们对于一些课程的初步认知,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林湾小学校长马正奎在汇演上的讲话中说到,他还希望厦理工实践队员们能常“回家”看看。

汇演结束合影留念之后,孩子们一个个噙着泪水、蜂拥而上,紧紧抱住实践队员们:“老师,你们可不可以不要走?”最后一次班会,实践队员们一一与孩子们道别,并殷切嘱咐:“孩子们,请相信,今天的努力程度决定明天的幸福。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走出大山,老师会在山的那边等着你们!”

“青春扶贫,逐梦临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

孩子们表演手语舞《感恩的心》

带队老师陈剑平、卢洪浩为高林湾小学各年级学生捐赠学习用品

不舍离别的孩子们噙着泪水写下给“小老师”的信

实践队全体成员与高林湾小学师生合影

这个暑假,我校“对口支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专项行动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奔赴两千多公里到高林湾村开展支教活动,在传授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孩子们也给他们上了一课——“责任与担当”。为期20天的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全身心投入支教工作,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给贫困山区带来的巨大变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将以此为新起点,勇担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将热血青春奉献祖国。(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