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第二十期“国学夜话”
发布华体会平台:2018-10-23阅读量:

近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朱汉民教授、德国特里尔大学苏费翔教授应邀来到我校,在信息中心报告厅分别作了题为《中国书院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欧洲汉学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的讲座。此次讲座为本学期第二期(总第二十期)“国学夜话”,活动由我校社科联、福建书院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国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讲座伊始,朱汉民教授从孔子“十五有志于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蕴含的教育思想讲起,指出对教育的重视使中国产生了世界古文明中最成熟的教育制度,独具特色的书院制度和书院精神,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朱教授详细介绍了我国书院的历史演进、现代复兴与未来前景,认为“坚持价值关怀的人格教育,倡导知识理性的学术精神”是中国书院的重要遗产,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博雅教育实质上就是中国传统的“成人教育”。展望中国书院的未来前景,他认为,汲取历史上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相统一的重要经验,是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及其大学文化的必经之途。

苏费翔教授则从早期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的研究开始,讲述欧洲汉学的缘起和发展历程。他指出,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由耶稣会传教士传播到欧洲,从柏应理编著《中国哲学家孔子》开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逐渐展现在欧洲人面前。此后,《四书》、《孝经》、《小学》、《太极图》等先后在欧洲翻译出版,进一步引发欧洲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关注。他表示,当下欧洲的汉学研究,包含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在内,既包括中国文学、哲学、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语言学、文字学等诸多领域,也包括中国的经学、朱子学和诸子学。他们还尝试从现代化的视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两位教授的讲座精彩纷呈,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在互动环节,许多同学踊跃提问,两位教授悉心解答,气氛活跃。

我校历来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近年来连续举办了“国学夜话”系列讲座,深受师生欢迎。通过这些讲座进一步增进了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了文化自信,有力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国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