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组织收看2018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发布华体会平台:2018-10-17阅读量:

10月15日下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北京举行。我校组织了校领导、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科研处、产融处、教务处、宣传部、学工处、团委、教师发展中心、研究生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各二级学院科研分管领导,以及部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代表近200人,在信息中心报告厅通过网络视频集中观看了报告会。机汽学院、材料学院、计算机学院、土建学院、环工学院、文旅学院、时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训中心等二级单位也分别组织本院师生集中观看了报告会。

报告会主题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大力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和爱国奋斗精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719所名誉所长黄旭华,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先后作宣讲报告。

院士们的报告对科研工作者治学很有启发意义,对弘扬科学道德和加强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参加收看直播的老师和学生均感到受益匪浅。科研处副处长洪认清教授表示,三位院士的宣讲报告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黄旭华院士的报告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献身国防工业的爱国奋斗精神;施一公院士侧重阐述科学的治学态度和勤奋的治学精神;怀进鹏院士结合自身的治学和实际管理的体会,讲述了弘扬科学家精神对科技强国的重要意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17级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毛玲霞表示,三位院士的报告结合了自己的实践经历,向青年学生诠释了中国科学家精神和爱国奋斗精神的本质要义和时代内涵,其中,黄旭华院士为了科研三十多年未归家,令人敬佩,身为研究生,应该学习黄院士这种为科研而拼搏,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施一公院士分享了很多治学的经验和方法,激励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敢于质疑,找到自己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我们懂得,不可触碰学术道德底线。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等学校的发展之魂。学校高度重视科学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出台了《学术道德规范》、《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试行)》等系列制度,建立了科研诚信、师德师风、教风学风等教育宣传的长效机制。校学术委员会下设学术道德监督分委员会,以加强对违反学术道德规范和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研究生学院已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校园内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科研处)

学校集中组织收看2018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二级学院自行组织本院师生收看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