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至13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我校及清华海峡研究院共同承办的首届“华为杯”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决赛在厦举行。来自清华、北大、澳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50所全国集成电路研究生培养高校的148支参赛队、近500名师生参加决赛。大赛期间还举办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人才培养研讨会等,发起设立“厦门市集成电路(IC)创新人才与产业服务生态联盟”,并设置了华为、格科微等行业龙头企业展、招聘会等相关配套活动,为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发起设立产业“生态联盟” 打造集成电路产学研融合机制
8月11日上午,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启动暨生态联盟发起仪式在清华海峡研究院未来科技体验馆举行。我校陈丽安校长助理出席并作为嘉宾代表为本次大赛揭幕。
籍此大赛之机,我校与清华海峡研究院、火炬园区招商中心、厦门科技产业化集团、厦门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等单位在厦门市政府支持下,联合厦门地区集成电路领域的核心企业、机构,共同倡议发起设立“厦门市集成电路(IC)创新人才与产业服务生态联盟”(以下简称“生态联盟”)。我校微电子学院张宏怡院长代表学校签订了联合发起倡议书。
联盟成立后,将积极对接服务创芯大赛和研究生创新实践课程项目落地,以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为抓手,打造厦门成为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人才汇聚中心;搭建厦门集成电路创新人才培育与服务平台,促进政产学间交流互动,打造厦门成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服务的中心;以人才与服务为核心,发挥集聚与辐射效应,形成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协助打造厦门集成电路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厦门集成电路产业的更高效与快速发展。
举办高峰论坛 大咖云集研讨集成电路产业未来发展
8月12日上午,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在我校艺术会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清华大学教授周祖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助理赵瑜、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合作处处长范体宇、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副所长周玉梅、中国电子学会学术交流中心主任余文科、我校朱文章校长、陈丽安校长助理、清华校友总会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卫东等领导嘉宾出席了论坛。
朱文章校长在论坛上致辞,对集成电路领域的产业专家、教育专家及各高校的优秀学子齐聚我校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如何大批量培养优秀的产业人才、促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良性发展是我国各高校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校秉承“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积极推动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他表示,能够承办本届创“芯”大赛和高峰论坛,既是对我校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肯定,也是我校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契机,我校愿与国内集成电路企业、国内各兄各地高校一起携手努力,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以《我国网信领域的若干创新》为题,聚焦我校集成电路产业创新的实际,阐述了集成电路领域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副所长周玉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分享了为何以及如何“推动产教融合育人,培养集成电路创新人才”。清华大学副教授汪玉、新思科技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廖仁亿从自身研究领域探讨了相关话题。格科微电子、华为、三安集成电路、与非网等业内代表也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以多样的视角探讨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相关问题。
承办首届创“芯”大赛 助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
8月12日,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决赛颁奖典礼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举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黄宝印,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创始人周祖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组委会名誉主任倪光南,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我校朱文章校长、陈丽安校长助理、微电子学院张宏怡院长,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局、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等相关领导嘉宾出席了决赛现场。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黄宝印在颁奖致辞中感谢我校等承办单位及支持本次大赛的学者专家为本次赛事的付出和贡献。他强调了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向性作用,鼓励参赛同学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继续投身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朱文章校长在颁奖致辞中提到,集成电路产业是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学校一直重视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建设,并向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输送了不少人才。本次承办首届研究生集成电路设计竞赛,一方面为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引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向前来参赛的各高校学习了很多经验。他表示,学校今后将继续加大对集成电路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力度,继续以实际行动支持研究生创“芯”大赛。
本届创“芯”大赛共有254支队伍参加报名,最终148支队伍杀入决赛。决赛设有上机考试、分组答辩和公开竞演三个环节,其中上机考试、分组答辩在我校进行。上机赛赛题由集成电路基础题、编程题、设计题三部分组成,参赛队的每位成员须独立完成基础题,其平均分作为参赛队的基础题成绩;编程题包括Coding、Debug、Simulation和Testbench等内容,由参赛队集体完成;设计题包含数字、射频、模拟、混合信号和MEMS等不同类型题目,参赛队任选其一并集体完成。此环节的综合成绩排名前40名的参赛队伍晋级答辩环节。上机考试华体会平台共360分钟,连续6小时作战,对选手的耐力和体力是巨大的挑战。通过分组答辩遴选出前13支优秀参赛队伍进行公开竞演,由评委现场打分得出最终名次。
最终,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3支队伍获得特等奖;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10支队伍获得一等奖;27支队伍获得大赛二等奖等。我校获得大赛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据了解,“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是教育部关于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十大官方赛事之一,是唯一聚焦集成电路领域的教育部官方主题赛事。本次大赛旨在聚焦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推动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研究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战略支撑。
作为本次赛事的承办方,我校在集成电路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16年10月,我校成立微电子学院,近两年来建立了完整的集成电路设计、工艺、测试实验室,现拥有专任教师近30人,在校生近400人,与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厦门)有限公司、三安集成电路、凌阳华芯、士兰微以及厦门优迅等多家厦门市集成电路企业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为地方输送了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近100人。微电子学院还与厦门市两岸自贸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共建人才培养与培训基地,服务基地内近100家集成电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宣传部、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
陈丽安校长助理与嘉宾一起为本次大赛揭幕
微电子学院张宏怡院长代表我校签订了生态联盟联合发起倡议书
朱文章校长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致辞
倪光南院士以《我国网信领域的若干创新》为题进行演讲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副所长周玉梅进行主题分享
高峰论坛现场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黄宝印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朱文章校长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颁奖现场
我校获优秀组织奖
参赛选手们在比赛过程中经历了上机考试、分组答辩和公开竞演三个环节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