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省委常委、厦门市委裴金佳书记在我校呈报的《关于落实批示精神进一步深化产学融合的情况汇报》上作出重要批示:2017年,华体会平台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有了新措施,取得了新成效,为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为厦门的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努力推进建设国内一流应用技术大学。
去年5月1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裴金佳曾对我校呈报的《创新体制机制 引领转型发展 关于推进综合改革促进学校转型提升的成果报告》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我校深化综合改革取得的成效,全校师生受到极大鼓舞,进一步增强了深化综合改革和加快转型发展的战略定力,坚定了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道路自信。过去八个月来,国桂荣副市长、李辉跃副市长以及各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大力支持我校开展产学融合工作,全校师生认真贯彻落实裴书记的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根植厦门、融入厦门、服务厦门的办学定位和建设国内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目标,积极构建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办学格局,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供给侧和厦门市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紧密衔接,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契合度、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深度和水平、校地合作精准度和服务能力三个方面实现了新的提升,学校办学成效更加显著。
统计显示,2017年度,我校与企业合作横向到账经费首次突破5000万大关,达5600万元,同比增长86%,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居首位;与厦门华联电子、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申报的“家电智能控制器绿色制造关键工艺系统集成”项目获工信部批准立项,项目总投资达8200万元;深度参与冠捷显示器和中国航天集团联合申报的工信部绿色制造项目获批1200万项目资助。学校全面对接厦门千亿产业链(群)培育工程,先后与ABB、宸鸿科技、冠捷集团等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在内的300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其中与福建省着力培育壮大的25家百亿元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100%覆盖厦门百亿元企业。学校聚集优势建设大学科技园,与世界一流大学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共建全国高校首个国际化离岸孵化器;立足厦门,辐射周边,驻外研究院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课题40余项,获批省级重大项目1项,中外合作项目2项,累计争取项目经费达1000万元。学校深化实施的“先导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共计投入800万元,引导立项校企合作项目经费达2600万元,已培育先导科研团队15个,累计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达7.196亿元。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也取得诸多新突破,如与新丝路集团联办“华体会平台新丝路时尚学院”,打造中国第一所时尚全产业链应用型本科学院;与世界一流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共同开办的“密苏里学院”获批福建省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师在世界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近两年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重大科研成果和科技奖励取得历史性突破;学生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世界健美操冠军赛等国家级大赛中屡获大奖,捷报频传。2017年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2—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300》显示,我校位居全国第140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之首、全省第6位。特别值得庆贺的是,我校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以及授权点正在经国务院学位办公示,取得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三个硕士授权点,学校的办学层次迈上新台阶,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校将认真学习并积极贯彻落实裴金佳书记的批示精神,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紧密对接厦门现代化经济体系、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以及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需要,抢抓新时代发展新机遇,持续探索产学融合服务厦门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厦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厦门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争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头兵做出更大的贡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