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我校在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取得一金一银两铜的优异成绩,且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同时入围20所“先进集体奖”高校行列。为扩大赛事影响,总结本届“互联网+”大赛组织经验,表彰优秀师生,完善今后大赛的组织工作,11月1日,我校千名师生齐聚艺术会堂,举行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结表彰大会。校党委林志成副书记、校长助理陈丽安教授、集美区人大陈来福副主任,以及集美区人民政府、厦门市经信局、厦门市人社局、厦门市台办相关部门领导和我校有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的领导出席大会。
在总结表彰会上,校长助理陈丽安教授代表学校赛事组委会致辞,对为赛事组织做出努力的二级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她谈到,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本届大赛中我校认真做好校赛、省赛和国赛的各项组织工作,二级学院广泛参与,师生共创进一步加强,优质社会资源导入,重点项目辅助提升,为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表示学校将继续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全力支持学生创新创业,也希望全校师生再接再厉,在来年大赛中继续勇创佳绩。
创新创业园区苏凯新主任作大赛总结报告,就本届大赛的组织工作,以及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整合校企协同共创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总结。在颁奖仪式上,领导嘉宾为第三届“互联网+”大赛”获奖师生和二级学院、班级等优秀组织奖单位颁奖。获奖团队和指导老师还先后在表彰会上分享了参加大赛的心得和体会。
在随后举行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梦想工场”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上,集美区人大陈来福副主任代表联合主办单位致辞。他表示创新创业是时代赋予青年的重要使命,希望我校继续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平台、基地等优势,在创新创业大潮中发挥示范作用,同时集美区政府也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两岸青年创新创业。
校党委林志成副书记代表学校致辞。他指出,“梦想工场”双创大赛作为我校积极开展双创教育而打造的品牌赛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大赛致力于挖掘海峡两岸极具潜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今年,“梦想工场”将再次扩大赛事规模和影响力,加强台湾赛区的组织。他表示我校已充分做好准备迎接本届赛事的到来,“希望年轻的大学生朋友们在梦想工场的舞台上放飞梦想、再创佳绩”。
五秒倒计时后,大赛各主办单位代表共同按下启动球,第八届海峡两岸“梦想工场”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
据了解,本届赛事已被国台办列为2017年对台交流项目,也是年底最后几场对台项目之一,冠名”海峡两岸”双创大赛。大赛将与台湾中华大学联合设立台湾赛区,举办台湾青年来厦创业优抚政策解读会,加强台湾创业项目挖掘,扩大赛事影响力;拟成立海峡两岸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深入落实台湾参赛项目来厦创业;将安排华体会平台校内专属场地,为台湾青年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同时,集美区政府也将加大奖励力度,增设金、银、铜奖数量,获奖项目最高可获25万元奖金(5万元现金+20万落地奖金)。(宣传部 创新创业学院)
大会现场
校长助理陈丽安教授代表学校赛事组委会在总结表彰会上致辞
创新创业园区苏凯新主任作大赛总结报告
颁奖仪式
集美区人大陈来福副主任在第八届海峡两岸“梦想工场”大赛启动仪式上致辞
校党委林志成副书记代表学校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领导嘉宾共同按下启动球,第八届海峡两岸“梦想工场”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