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黄如欣书记主持召开思政工作调研座谈会
发布华体会平台:2017-10-12阅读量:

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组织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各单位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思想引领,为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和实施“十三五”规划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校党委正在精心筹备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华体会平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并深入基层,集思广益,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10月10日下午,校党委黄如欣书记、林志成副书记、朱文章副校长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专题调研,围绕如何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学生思政理论课怎么样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如何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怎样才能更好地构建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代表、思政课专任教师进行深入座谈、交流。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华玉在座谈会上汇报了学院在思政课创新改革、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地方智库建设、学院党建思政工作、筹备申报专业硕士点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了当前在思政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何军明、朱辉煌、宋富华等思政课专任教师也先后发言,围绕如何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就思政课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改进学生评价方式等提出了建议。黄书记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并不时插话。他表示,“我们思政课真正要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就要善于把重要的知识点和深奥的理论在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讲授中变得通俗易懂起来。”黄书记说,实际上,我们有很多丰富的实践内容和鲜活的实际案例,如果把它们用好了、用对了,青年学生就会愿意听,关键是我们怎么去用、怎么去做。思政课教学内容要“接地气”,要联系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将教材内容与当前形势密切结合,以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为教学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回答一些综合性、深层次的理论和认识问题,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学生代表在发言中为我校思政课老师认真的教学态度、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活跃的课堂气氛点赞。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卜晓俊同学说,生动深刻的思政课会让同学们真心喜爱和毕生难忘。她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景展示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让每位观看的同学都为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和激动。环工学院的喻恒阳同学表示,参加学校组织的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马当先”知识竞赛收获很大,也为评委老师丰富的马列理论知识而折服。还有同学就“能否进一步增加与思政课老师的课前、课间和课后的互动讨论交流”,“希望教学楼内的电子屏能够多播放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电影和政论专题片”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座谈交流会上师生们畅所欲言,现场互动气氛热烈。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学工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也就与会师生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和说明。

朱文章副校长在座谈会上谈到,学校会优先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建设,希望学院积极做好申报研究生硕士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他希望学院认真抓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指导学生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形成优秀的社会调查报告,力争在“挑战杯”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林志成副书记表示,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培养人,培养途径包括理论武装、思想引导和行为规范,学生看了央视的政论片会激动会自豪会自信,这说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中是有广大基础的。只要你思政课教的好,学生就喜欢听。这就对我们思政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黄如欣书记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新的部署和要求。我们要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他谈到,思想政治工作关乎学校办学方向,与每一位师生息息相关,要把讲政治贯彻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项工作中去,摒弃思想上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或者思想政治工作与教书工作、业务工作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从“专人”开展思政教育转变为“人人”参与思政工作,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和“大思政”工作格局,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黄如欣书记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学位点、成果出版等工作的支持力度;要坚持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相统一,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建设,建设好并依托学校文化产业研究中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厦门发展研究中心等省、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以及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努力产出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黄如欣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院、专业、年级的学生思维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要精准把握青年学生的需求,教学内容“接地气”,教学方式“添活力”,变“说教”为“说理”,变“注入”为“浸入”,增强课程亲和力。要借助网络新媒体等学生喜欢和可接受的方式,实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联动,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传统文化的涵育作用,师德文化的感染作用,持续挖掘和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实现文化育人。

黄如欣书记强调,全校各单位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师生成长发展需求为立足点,将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相结合。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针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他谈到,现在这一代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在互联网下成长的,对信息的获取、对一些问题思考,所具备的创新意识都是过去学生所没有的,在这种新形势下,怎样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他希望全体教职员工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切实贯彻全员育人的理念,把我们的学生当成自家的孩子一样来关心关爱,切实构建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宣传部、学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