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产学融合 全面深化内涵建设 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发布华体会平台:2017-07-12阅读量:

——我校举办2017年暑期骨干学习研讨班

□黄如欣书记作题为《目标引领找准抓手深化内涵》的主报告

陈文哲校长作题为《把握机遇求提升评建结合做内涵》的主报告

□职能部门代表、二级学院代表及教师代表围绕大会主题作交流发言

7月10日至11日,为期两天的2017年暑期骨干学习研讨班在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教授、党外代表人士、特邀人员、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等共266人参加了学习研讨,研讨班报告会由校党委李泽彧副书记主持。本次研讨班紧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厦门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我校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产学融合显特色,评建结合强内涵”为主题,围绕产学融合、申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等议题展开,通过主报告、专题报告、大会交流等形式,进一步明确目标,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学习研讨任务。

主报告:聚焦产学融合强调内涵建设

7月11日上午,校党委黄如欣书记作题为《目标引领找准抓手深化内涵》的主报告。黄书记的报告紧紧围绕本次研讨班“产学融合显特色,评建结合强内涵”主题,深刻阐述了产学研融合、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硕士点申报三个重要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推进产学研融合对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协同创新、提升服务地方能力水平的重要意义。

针对学校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黄书记提出了四点工作要求:一要转变观念,主动作为。他要求全校上下要转变“重硬件轻内涵”以及“等、靠、要”等观念,坚定应用技术大学的道路和文化自信,主动作为,坚定不移推进产学融合深度发展,力争在产学融合、服务地方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要加强学习,强化政策引导。他指出,应用技术大学不能走研究型大学的老路,更不能走“重学术轻应用”的弯路,要引导教学科研从“学术取向”转为“产业需求导向”为主,推进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新型学科体系,并强化跨部门、跨学科、跨学院整合协调。三要树立典型,鼓励先行试点。他表示,学校今后要进一步落实“按绩取酬”制度,真正鼓励先进,奖优罚懒;要建立“容错试错”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要让“先行先试”者尝到甜头,真正做到激活动力、盘活资源。四要加强协作和互补,优化合作机制。他指出,“要发挥好产融处的枢纽功能,需要全校各部门、各学院的通力合作,需要打通促进产学融合的体制机制”。黄书记要求,要做好“信息互联互通”,真正把企业需求清单与教师科研服务项目“嫁接”起来;要构筑好“利益共同体”,实现参与各方的多元互补和共赢局面;要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切实把产学融合的理念植入到全校各个部门和学院中,落实到教学、科研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以此为引擎推动学校整体转型提升。他希望全体教师都能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深化校地互动、校企合作和校产对接,积极呼应省、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以及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产学融合为抓手,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厦门“五大发展”示范市建设。

陈文哲校长在会上作了题为《把握机遇求提升评建结合做内涵》的主报告。报告围绕产学融合、审核评估主题,对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和审核评估工作两项重要工作作了动员和要求。在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方面,陈校长指出,学校要抓住“新工科”发展、“双一流”建设以及国家和我省启动博士、硕士学位点及应用型学科建设的难得机遇,加强应用型学科队伍建设,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关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创新体制机制,举全校之力力争申硕、博士点培育和应用型学科建设取得成功,推动应用型学科建设上水平。

在迎接审核评估工作方面,陈校长从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促进内涵提升、深化综合改革等角度阐述了审核评估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即:要贯彻落实好学校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大力推进产学融合,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创新合作办学模式,加快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要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倾心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要加强过程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升专业内涵,强化课堂教学组织与设计。陈校长还就评建结合促进内涵提升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他指出,要高度重视,建立确保评建成效的约束机制;要学习研判,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审核评估的内涵意义和评审范围;要脚踏实地,扎实做好审核评估自评整改工作;要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做好评估进校考察阶段的工作。他希望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将认识和行动统一起来,利用好暑假两个月华体会平台,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紧张投入到自评自建中去,做到人人心中有评估,人人了解评估,人人能将本职岗位职责与评估要求相结合,真正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交流分享:深化认识 凝聚共识

7月10日上午,特邀专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夏建国教授为本次研讨班作了题为《转型与变革: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的专题报告。夏建国教授从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剖析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厘清了应用型人才分类及其教育类型,深入阐释了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以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大学的路径选择等问题。报告既具理论深度,又富有实践指导意义,让与会者受益匪浅。

本次研讨班还进行了大会交流。7月11日下午,职能部门代表、二级学院代表、教师代表紧扣研讨班主题,结合实际工作,分别作交流发言。教务处、规品处、科研处、产融处4个职能部门代表分别从教育教学改革、审核评估、学科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申报、政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分享了工作经验和体会。机汽学院、计算机学院、文旅学院、设计学院4个学院代表负责人分享了他们在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审核评估、政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机汽学院陈水宣老师、设计学院王刚老师作为教师代表,结合自己在推进产教融合、教育教学、科研方面的一些创新性实践,分享了自己“博士工作室”、“项目带动”的育人经验想法,令人耳目一新。

朱文章副校长主持大会交流并作总结,就下一步如何学习贯彻骨干班精神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将产学融合理念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加快建设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二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抢抓机遇,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坚持转型特色发展和深化综合改革。三要进一步提升能力水平,坚持与时偕行,及时更新知识理论体系,结合岗位职责,努力为推进产学融合工作做贡献。四要进一步强化行动自觉,抓好研讨班精神的学习传达、贯彻落实,齐心协力做好各项中心工作的准备工作。他指出,下学期我校将迎来党代会、省审计厅审计、文明学校总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申硕等诸多大事,每一件事情都至关重要。他希望全校师生要牢牢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深化产学融合,加快推进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进程,为学校早日实现更名大学和“双百”发展目标贡献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宣传部)

黄如欣书记作题为《目标引领找准抓手深化内涵》的主报告

陈文哲校长作题为《把握机遇求提升评建结合做内涵》的主报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夏建国教授作专题报告

大会交流

朱文章副校长作大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