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校图书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信息素养教育、优秀文化传承和先进文化引领等方面积极实践,主动服务教育教学工作,有力推动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育人体系建设相融相促,取得显著成效。
建好文献资源库,为教学科研提供坚实保障
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的文献资源保障中心,校图书馆紧密围绕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加强馆藏建设。在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图书馆通过主动走访院系、开展图书荐购活动、定期组织问卷调查,不断了解教师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学生在每个学业节点上的文献需求,力求做到订购全面、重点突出,确保文献资源建设的数量和质量。截至2023年3月,校图书馆共拥有纸质藏书214.75万册,单册购买电子图书204万册;同时拥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ScienceDirect、SCI&SSCI等中外文权威数据库55个,为我校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文献保障。
践行“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理念,不断提升服务师生水平
校图书馆读者服务部始终践行“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2019年被省妇联授予福建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2019年至2022年,图书馆共接待读者317.18万人次,借还图书38.01万册次,阅览书刊13.02万册,平均每天接待读者2937人次,共为师生读者提供查收查引3671篇。

校图书馆注重加强与兄弟馆的资源共享。2019年至2022年间,图书馆通过Fulink平台为师生读者传递文献共计55009篇。此外,还通过文献服务微信群、寻知发现系统等文献传递服务渠道,不断满足师生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
近年来,图书馆还积极配合规品处和相关院系做好专业认证(或评估)、申请硕士点等所需专业馆藏和读者使用情况等的相关统计,并接受评估专家的现场考察和访谈。2019年至2022年,共为24个项目提供162种统计表。
在疫情防控期间,图书馆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人员健康管理,筹建学校电子教材库,推出“图书馆电子教材”平台,做好疫情期间文献资源服务保障工作,助力“线上教学”。
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提升读者图书信息文化素养
校图书馆每学期均面向新生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开设信息检索课并不定期举办各类专题培训和讲座,帮助读者掌握文献检索技能,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每年举办各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如读者服务宣传月、数字资源宣传周、迎新季、毕业季等系列读者活动,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图书馆、用好图书馆。此外,图书馆还不断拓展服务模式,根据需要开设嵌入式讲座,2019年至2022年,共举办专题培训讲座51场,参与读者16139人次;2019年至2022开展阅读推广活动116场,参与读者20765人次。

校图书馆举办文化讲座

举办嵌入式讲座

举办毕业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讲座
图书馆注重以赛促学,提升读者信息素养。依托已购买的数字资源,图书馆每年组织师生读者参加信息检索大赛、影评大赛、大学生知识产权技能竞赛等各类竞赛活动,取得较好的成绩。在2019年全国书偶创意设计大赛中,3名学生的作品入围创意作品;在福建省学位委员会主办的福建省2022研究生“知网杯”信息检索大赛中,我校获得团体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在2022“智信杯”福建省高校“信息达人”挑战赛中,我校获得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构建书香校园 传承书香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为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校图书馆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包括每年4-5月读者服务宣传月、每年6月毕业季活动、每年9月迎新季活动等。馆藏好书推荐“明理书屋”栏目已成为图书馆常态化的品牌项目。
自2019年起,图书馆所举办的读者服务宣传月不再局限于馆藏书籍或阅读本身,而是聚焦到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建设重要一环,以特定的主题为中心,将传统阅读推广方式与新媒体平台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旨在传承经典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如2019年,通过“寻找最厦门”系列活动让师生们了解厦门文化和嘉庚精神;2020年,以“开心阅读——遇见未知的自己”为主题,聚焦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师生利用阅读疗愈,愉悦身心;2021年,以“穿‘阅’时空,感受阅读的变迁”为主题,让师生在活动中沉浸式体验穿越时空的阅读变化;2022年,以“廿四节令·四季与你”为主题,让师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和历史积淀,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2023年,以“图书馆奇妙月”为主题,通过引领师生探索发现的各种阅读体验,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之旅。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阅读的重要部署,把校园文化信息及文化理念传播给读者,图书馆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服务号和视频号,运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开展阅读马拉松活动

开展文化集市活动
下一步,图书馆将充分发挥文献资源优势,进一步探索新的发展途径,引进先进技术,创新优化服务模式,加强图书馆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努力将图书馆打造成为学校的知识资源中心、学术研究阵地和文化交流空间,更好地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校评建办、党委宣传部、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