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系列报道(二十九)】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三专题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发布华体会平台:2023-06-01阅读量: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根据上级部署要求和学校主题教育工作安排,5月31日下午,我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三专题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在行政楼501会议室召开。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各职能部门及教辅单位处级干部参加集体学习。校长朱文章主持会议。

会上,与会人员聚焦“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题,集中学习了《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的部分重点篇目,宣传部部长王清标、学工处处长余仕思、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叶雪梅、工训中心主任曾海泉分别从强化理论武装、唱响育人主旋律,做好学生思政工作、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立德树人、抓好思政课和思政队伍建设,加强实践育人和劳动教育等方面作了交流发言。

方晓冬副校长结合工作实际和学习体会作主题发言。他表示,每一位非教学思政一线的教职员工都是服务育人的主体,是“三全育人”机制和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责任意识,做到“时时、事事、处处育人”,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让服务育人之美折射在言语和行为的点滴细节中。同时,要不断增强底线意识,肩负起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重任,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以实际行动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要用好抓实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抓手,自觉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林志成副书记在领学发言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明确指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提出了关于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构建起了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这是党的理论创新在教育领域的重大成果,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围绕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林副书记谈了三点学习体会和意见:一是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寄予的厚望。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启智润心,把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拓展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深度、温度和效度。二是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构建铸魂育人的“四梁八柱”。全校政工干部和思政工作者要紧抓“立德”核心,聚焦思想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加强爱国主义、“四史”教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等;要用好“主渠道”,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完善“大思政课”体系,发挥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三是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树立大思政的工作理念和一盘棋的大局意识,激发每一位教职员工参与育人的主体自觉,加强“十大育人”体系建设,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汇聚立德树人合力。要丰富教育载体,鼓励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大赛等,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积极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持续深入开展“阳光雨露计划”、“春季四大行动”,持续打造“温情三部曲”、星级“文明班级”创建等校园品牌活动,把德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真正践行“五育并举”。要积极拓展育人新阵地,充分利用各类校园新媒体,加大网络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活动,积极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精神家园。同时,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青年学生见贤思齐、崇尚先进、争当先进。

朱文章校长在总结会议时强调,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工要牢牢把握这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带头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严于修身律己,为学生崇德向善做出示范;要坚持以德为本,将“立德”要求贯彻到教书育人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要高度重视思政工作,创新开展思政教育,有效融通课程思政与日常教育,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