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学校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年。我校即将迎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这是对我校近年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检验。为充分展示学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成果,校园网主页推出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系列报道,重点报道各单位近年来在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特色举措、工作亮点和显著成效,籍此激励广大师生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奋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数学与统计学院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进“三全育人”,立足“数学之基”,主动服务学校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构筑“扎实的理科”打下了坚实基础,取得显著的育人实效。
强化思想引领,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数统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加强师生理论武装,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教职工大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理论学习,每年邀请校领导、马院教师等为全体教师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导全体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学院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和教风学风建设,定期开展师德专题学习培训,增强全体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学院现有教职工65人,党员教师占比70.8%,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71.4%,高级职称占比58.9%,拥有一批包含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青年教学名师、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厦门市优秀教师、“高维真师德奖教金”获得者、鹭江学者等在内的优秀师资。
学院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每年安排党员名师等优秀教师指导新入职教师,从思想政治、教书育人、职业操守等方面加强引导。近年来,学院青年教师在福建省和学校各类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及“福建省青年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4项,校级“说课程”竞赛一等奖3项。

朱文章校长为数统学院师生党员讲授党史学习专题党课

组织学院党员教师在高山党校开展主题教育、重温入党誓词

学院杨海涛教授(前排左二)荣获校首届“高维真师德奖教金”

张夏苇副教授荣获第四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多年来,学院聚焦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多措并举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获批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应用统计学专业也顺利完成新专业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工作。学院重点资助一流课程和精品课程,9门课程被认定为福建省一流“金课”;鼓励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思政改革等,现有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7项,承担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项,省级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省本科高校重大教改项目子项目2项。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团队赴湖南衡阳师范开展调研

应用统计学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授权审核专家来院指导工作
学院还积极推动全校公共数学教学改革,为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开展工程认证提供有力支撑。一是不断深化评价体系改革,强化过程性评价。公共数学课程《高等数学I》《高等数学II》《高等数学IV》《线性代数I》《线性代数II》《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I》《积分变换与复变函数》均施行教考分离,并强化过程性评价。《高等数学I》《高等数学II》增加期中考试,以多次考试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效。二是以师生党员为主成立“高数帮帮团”,每周定期为全校学生开展答疑,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三是引进无纸化阅卷系统,实现课程达成度分析及持续改进。每学年,公共数学课程考试通过阅卷系统对全校20000多份试卷进行详细分析,对课程达成度进行计算,为后续教学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同时很好地支撑学校各工科专业工程认证和专业评估。

大学数学教学部负责人及教师扫描学生试卷,开展无纸化阅卷改革
抓实学科竞赛,发挥竞赛育人平台作用
为了强化学生数学能力,提高学生建立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006年起,数统学院开始组建数学建模竞赛指导团队,团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建立起“赛教结合、以赛促学、以赛育人”的良好机制。目前,该团队成员有92%为中共党员,77%以上具有博士学历或高级职称,有力推动学生数学建模水平不断提高。
近5年来,学院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15项,福建省赛区一等奖31项、二等奖57项。自2010年起,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近五年来共获得省一等奖35项、二等奖55项、三等奖92项,2022年在非数学专业组竞赛中我校学生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全国总决赛。随着我校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2020年起,学院将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纳入组织指导范围,共获得全国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2021年起,新增对全国本科生、硕士生统计建模竞赛的组织指导,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一等奖3项、省二等奖5项、省三等奖3项。此外,学院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获国家三等奖3项、省一等奖3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国家级4项、省级4项、校级78项。近年来,学院还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方式,由企业提供真题,组织开展校级数学建模竞赛,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优选方案,取得良好成效。




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教育部A类赛事)
连续两年获得国家一等奖


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教育部A类赛事)
获国家三等奖3项、省一等奖3项

学院举行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典礼
暨2022年“兆翔科技杯”数学建模竞赛启动仪式
增进学术交流,提升整体科研水平
为进一步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基础学科研究的号召,积极推动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建设“优势的工科、特色的文科、扎实的理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学科定位,增进学术和教学交流,数统学院积极搭建“九章讲堂”交流平台,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不断提升学院整体科研水平。近年来,学院积极邀请校内外、省内外、国(境)内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和成果分享,促进学院在科研、教学、育人等各方面更快更好发展。“九章讲堂”开设以来,已组织52场讲座,其中邀请校外专家27讲、校内教师25讲,极大丰富了学院的教研与科研氛围。近五年来,学院教师有多篇论文获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成果奖,在研的国家级项目5项,参与其他高校国家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18项,横向项目34项,到账经费400多万元,出版教材和专著8本,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46篇,其中SCI、EI、权威期刊等高水平论文173篇。2022年,学院加入福建省数学学科联盟。

吴克寿副校长为学院“九章讲堂”揭牌

邀请厦门大学张福基教授为师生作学术讲座

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杨海涛教授为师生作学术讲座





学院教师出版的部分教材及专著
精准学业领航,促进学生升学就业
为抓牢抓实学风建设,数统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牵头,每年针对各年级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开展“精准学业领航”活动,组织系主任、班主任、专任教师、辅导员一起,通过召开班会、组织讲座、点对点辅导等方式,在各个年级开展相应的专业认知引领、学习目标确立、学科竞赛动员、考研升学促进、实习就业提升等工作,全力推动落实“三全育人”工作。


学院党政负责人为学生作精准学业领航辅导报告

学院与集美区统计局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

与厦门兆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组织毕业班学生前往新奉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习实训
为促进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学院定期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研讨会,统筹推进毕业生各项工作,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先后签约14家实习实训基地,并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提升毕业生留厦就业率。结合学生在毕业、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现实需求,学院对就业困难学生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多措并举促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来,学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达93%以上。(校评建办、党委宣传部、数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