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走深走实,校党委决定将2022年设为“主动服务厦门发展年”,通过“四个主动对接”,以更高的眼光、更宽广的胸怀和更扎实的举措,全方位融入并服务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为生动展现全校干部师生在“主动服务厦门发展年”中焕发出的干事创业精气神,全面展示学校各单位对标竞进、敢拼敢闯、主动服务、争创一流的新举措、新成效,校园网将陆续刊登“主动服务厦门发展年”系列报道,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宣传各单位特色亮点,分享典型经验,凝聚共识力量,籍此激励广大师生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昂扬斗志为厦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厦理工的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近日,我校各二级学院积极响应校党委关于“主动服务厦门发展年”的工作部署,推进落实我校与集美区委、区政府达成的开展院-村“挂钩结对”服务行动,分别与集美区崎沟村、井城村、东宅村、上头亭社区开展对接洽谈,开启调研及服务等相关工作。
(一)影传学院调研崎沟村
4月26日上午,影视与传播学院郭肖华院长带领程颀、陈少杰、黄国灿等老师前往崎沟村开展调研,并与村党总支支委班子成员举行座谈会。座谈会上,崎沟村党总支书记王惠燕介绍了该村集体经济发展、村容村貌建设、乡村振兴和村党组织建设等村情村况,以及目前乡村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希望借助影传学院的专业优势和师生资源,为村居党建、红色资源开发、文化品牌打造等给予建议和支持。郭肖华介绍了影传学院党组织建设、学科专业特色、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情况,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学院在厦门市各区开展乡村振兴、文创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双方深入交流探讨在基层党建、品牌传播、红色题材影音创作、地方人文素材整理、党史宣讲、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合作方向和内容。影传学院计划紧密对接该村发展需求做好专项帮扶,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组建专业师生团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工作方案,努力为推进乡村振兴多做贡献。


影传学院教师一行在崎沟村调研
(二)机汽学院对接井城村
4月29日上午,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建春带领学院部分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工党支部书记来到集美区井城村调研,与该村党支部和村委班子成员举行座谈。刘建春介绍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优势学科和校企合作情况。井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俊雄介绍了井城村的基本概况和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希望借助机汽学院的专业优势、师资力量,改善村居环境、带动村民就业,助力村居建设和环境提升。刘建春一行在实地走访调研村居情况后,就双方的合作方向和合作内容提出了初步设想。下一步,机汽学院将充分发挥学院优势,由各系部与各党支部共同组建专业骨干团队,开展深入调研并形成共建方案。院村双方将建立合作机制,加强日常工作交流,进一步深化合作。


机汽学院一行在井城村调研
(三)外国语学院考察东宅村
近日,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坤、院长张金生、副院长刘家位带队前往集美区后溪镇东宅村进行考察调研,与东宅村党委班子成员共同商议挂钩帮扶工作。座谈会上,东宅村党委书记王益信、党委副书记连巧梅等介绍了东宅村的党建工作、乡村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情况,重点介绍了“文化东宅”建设情况。院长张金生介绍学校和外国语学院的基本情况,并就开展党建结对、文化帮扶、爱心助困等内容提出双方的共建意见。郑正坤表示,学院将积极发挥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助力东宅村发展振兴。双方计划通过合作项目带动,加强校地互动,切实把“挂钩帮扶”工作做实做好。会后,学院一行还实地考察了东宅村书院、图书角、养老工作站等地。下一步,外国语学院将紧紧围绕“村居所需、学校所能、安全可控”的共建原则,立足学院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共建计划,为东宅村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外国语学院教师一行走访考察东宅村
(四)软件学院调研灌口镇上头亭社区
4月26日下午,我校软件学院党委副书记薛彬、副院长肖伟东带领教工党支部书记、骨干教师等一行6人,前往挂钩结对的集美区灌口镇上头亭社区开展调研活动,并与上头亭社区党总支书记徐燕蓉及“两委”委员等进行座谈交流。徐燕蓉介绍了社区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辖区内招商引资和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社区发展面临的问题等,提出与软件学院拟开展合作的愿望和诉求。薛彬、肖伟东分别介绍了软件学院党组织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合作、志愿服务等方面情况,就双方拟开展的合作项目及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初步合作意见。会后,学院一行实地走访查看了村容村貌、社区书院、养老幸福院等地,并就社区宣传、智能村居建设、基层党建、志愿帮扶等方面合作进行了探讨。接下来,学院将重点依托师生党支部和学生骨干,组建师生服务团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抓紧形成共建方案,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实效。


(信息来源:影传学院、机汽学院、外国语学院、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