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成立30周年纪念工作会议在省教育厅召开。会议对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我校关工委获“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关工委副主任陈德三获“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此前,教育部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第六次工作会议暨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对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突出贡献者进行了通报表扬,我校关工委主任姚安泽获“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姚安泽教授长期从事关心教育培养下一代工作,1992年学校刚成立第一届关工委时,他便被选为委员,开始从事关工委工作;1998年退休后不久,学校考虑他担任过副校长,安排他担任校关工委副主任。2012年,校党委再次委以重任,已是77岁高龄的他担任校关工委主任至今。姚安泽同志不忘为人民服务初心,牢记“做一名人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和始终坚持、宣传、捍卫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好战士”的使命,全心全意投入做好关工委工作,带领校关工委和“五老”们积极完成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和校党委布置的各项任务。
陈德三教授是一位老党员,1965年7月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退休20年依然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继续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工作中无私奉献。2012年9月,他热心接受校党委聘请,至今已担任我校关工委副主任两届,任劳任怨,尽心尽力,主动配合姚安泽教授,把校关工委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赢得师生的广泛好评。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新形势,如何助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立德成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一直是我校关工委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我校关工委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大局,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和国家发展的新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关心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精心打造“大学生走近老教授”“优秀校友回母校”等工作品牌,以“读懂中国”活动为平台积极引导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全面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不断引领学生求真务实、励志成才,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十余年来,我校这两届关工委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庆祝建党100周年,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点面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活动,例如:面向全校学生每学年开展一次征文比赛,从2012年至2021年共举办了8次征文活动,参赛学生遍布各专业各年级,获得一等奖的文章在校报发表,其他文章编印成册;组织“优秀校友回母校”,举办“理工,展开你的别样人生心语会”,组织校学生通讯社记者访问校友和关工委成员,参加校友企业家联谊交流活动;组织多名“五老”为学生举办了40多场专题讲座;2018-2021年,积极响应教育部教育关工委的号召,有声有色地开展“读懂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争做奋斗者,勇当追梦人。此外,校关工委还组织召开各种专题座谈会,组织老党员10多人次分两批到集美校区与120多名申请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一对一”亲切谈话;有的委员每周三下午风雨无阻到集美校区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有的委员到校内外上党课,介绍谷文昌事迹,传承红色基因;有的委员岛内外奔波数次,两次把新书410多本捐献给大嶝民办的新三岛图书馆;还有的委员捐献薄资支持乡村小学母校办学等。
在姚安泽教授的提议下,校关工委还开创了“大学生走近老教授”活动品牌,累计已举办了9次,先后组织老教授60人次,分别接受各年级各专业的450名在校大学生接访交流活动。为办好这项活动,关工委组织集体备课,强调要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访谈中,做到了“三个联系”,即联系个人的入党初心、人生选择、专业学习、工作历练;联系社会现实中的热点难点,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不断进步;联系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疏导,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指引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有效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拼搏奋斗,勇于开拓探索,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力量。
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将以这次表彰为新的起点,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总结经验、继往开来,勇于探索、再创佳绩,不断开创关工委工作的新局面。(校关工委)